这幅星图的风格,既不同于太一元神遨游经上那般写意与抽象,也不同于秦陵地宫穹顶那般威严与磅礴。
它充满了冷静的、精确的、近乎于数学般的理性之美。
每一个星座的位置,每一条航道的曲率,都被标注得清清楚楚,仿佛一份最精密的宇宙航行图。
我的神魂中,另外两幅星图自动浮现出来。
太一经的星图,是“道”的指引,它描绘的是法则与概念的路径。
秦陵的星图,是“势”的展示,它标定的是宏观的宇宙坐标与能量场域。
而此刻,扁鹊留下的这第三份星图,则是“术”的详解,它提供了精确到每一个节点的、可供执行的具体航线。
三者,缺一不可!
我意念一动,元神之力牵引着三幅星图在我的意识空间中缓缓靠近,然后——完美地重叠、拼接、互补!
太一经的抽象线条,成为了连接秦陵宏大星域的骨架;
秦陵的星域,则为扁鹊的精确航道提供了参照的背景;
而扁鹊的航道,最终将那条通往“道”的路径,具象化为一条可以被我们理解和穿越的“路”。
嗡——
三图合一的刹那,整幅完整的星图猛地一震,所有的星辰与航道都亮到了极致。
它们最终汇聚成一道无比璀璨的光束,跨越无尽的虚空,精准地指向了一个点。
一个我无比熟悉的点。
那里,是地球。
更准确地说,是北非大陆,尼罗河畔,吉萨高原。
那光束的终点,正静静地刺入一座巨大的人面狮身像的基座之下!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全部汇拢。
从东方古国的帝王陵寝,到华夏上古的神医传承,再到古埃及的智慧之神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文明碎片,跨越了数千年的时空,最终指向了同一个原点,同一个秘密。
原来,那扇我曾经无法进入的、隐藏在狮身人面像下的古门,需要的不是钥匙,而是一份完整的“地图”。
地图本身,就是开启权限的凭证。
我缓缓收回元神,光芒散去,圆盘恢复了古朴无华的样子。
石室再次陷入了寂静,但我内心的波澜,却久久无法平息。
我看向婧山,他的眼神前所未有的凝重。
我们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