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七章 宋人不惜一战,连宦官都硬起来了?(6)

地走了过来,拱手道:“外臣失礼,还望狄经略、杨走马见谅!”

狄进不以为意:“这群无恶不作的盗匪,就在此处了,贵国如果要将尸体带回去,可于明日派来人手,若是再迟,为了避免疫病传播,尸体将被处理掉。”

刘六符嘴动了动,最终挤出一个字来:“好!”

萧慈氏奴还想再说什么,刘六符却已经拉住他的袖子,有了这个台阶,萧慈氏奴只是咬牙切齿了一番,怒甩袖子,转身离去。

狄进也不相送,开口道:“经过此番见面,杨走马可有感触?”

身后的杨怀敏终于恢复了言语功能,低声道:“老奴觉得,辽人辽人似乎并不是想象中那般凶恶可怕?”

“说得好!”

狄进颔首,微微一笑:“请杨走马帮我做一件事如何?”

杨怀敏熟练地弯了弯腰:“哎呦,这哪能用请呢?狄相公尽管吩咐便是!”

狄进道:“杨走马客气了,伱站在寨头,目送辽人离去便可。”

“好!好!”

杨怀敏颠颠地去了。

狄进目送这位监军的离去,眸光闪了闪。

宋朝的政治环境,文臣除非造反,不然是杀不了的,只能贬官到海南吃荔枝,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让对手身败名裂,还能连累族人,比起杀头更加折磨;

武将也多为战死沙场,不然即便战败,亦是贬官了事,甚至起复的速度更快。

唯独阵斩太监,某种程度上是政治正确,天子用内官监视军队的同时,一旦出了事,这群内官也是最好的替罪羔羊,用以排解朝中文武不满的情绪。

所以杨怀敏被选为监军,恰恰证明了太后根本不在乎他的死活,如果是亲信,绝对不会在这个敏感关头派到前线,此人如果真的敢大力掣肘前线的战事,说不得就要拿他的脑袋祭一祭旗!

现在杨怀敏真的怕了,这个监军反倒有用起来,对宋廷内部,可以将辽人外强中干的表现禀告回去,对于辽国嘛,同样是一种震慑。

此时出了寨子,辽国一行翻身上马,刘六符回头观察,突然身体一震:“将军快看,是那个监军!”

萧慈氏奴转头,看向那如一杆枪立在寨头,冷冷相送的杨怀敏,眼中浮现出了不可思议:“宋人的监军,不是宦官么?”

什么时候,连宦官都能硬起来了?

宋人就这般不惜一战?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