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四章 父兄来信(3)

因此有臣子提议,新的年号为“昭武”,寓意宣扬武威,振兴武备,再加上“昭武”一词最早见于汉书中地理志所属的张掖郡昭武县,正合如今收复河西之意,故而可用这个年号。

但有大批臣子提出反对,认为“昭武”与宋廷扬文抑武的国策相违背,哪怕国朝打仗的年岁远比太平得多,但也不能因为一场胜利,流露出穷兵黩武之态。

也有大臣提议,改年号为“康定”,取“安康稳定”之意,先罢战修养,与民休戚,待得康定之后,再启北伐,一举收复燕云。

又有大批臣子提出反对,“康定”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吉祥,“康定乃谥尔”,是给死者的谥号,这个时候用作年号,是盼着谁死么?

然后就是吵。

各种吵。

狄进远在兴州,不可能知道的特别详细,只是正常的书信往来,从包拯和公孙策的言辞里管中窥豹,都觉得热闹非凡。

因为在这个敏感的关头,年号不仅是年号,还代表着太后与官家的角逐。

比如康定,明明就是一个很好的寓意,偏偏要往谥号上扯,不就是指桑骂槐,暗指官家不孝顺,盼着太后驾崩嘛?

寻常的太后称薨逝,执政太后也是称驾崩的!

诸如此类的交锋,多的是。

“挺无聊的,还不如练兵”

“练河西军!”

这就要交给狄青了。

马踏中京的功绩,威震三军,朝廷的封赏已经下达,狄青连升了不知道多少级,甚至有意是让他任河西路副都总管。

但狄进觉得此职不怀好意,不能受领,建议狄青上奏推让,并进言自己的战果,有北伐大军的功劳,若非刘平一路虎踞涿州,另两路虽败退也坚守三关,辽人当更早回援,故而功绩不可为一军所领。

狄青上奏,朝廷应允,先命其为河西路诸蕃都巡检,后间隔三月不到,又晋为河西路都监。

这距离副都总管还有一段路,连钤辖都不是,但也足够了。

一路之中的几位统军大将——钤辖、都监、都巡检,都有各自领兵的权力,而相比起文官级别分明,武将往往是大小相制,没有明确的隶属关系,有的时候,一路兵马副总管如果缺乏威望,也管不到下面的领军将领。

偏偏在河西军,没有一个对狄青是不服气的,他辞让了兵马副都总管,却已经是实质上的兵马副都总管,还能不让同僚嫉恨,谦辞让功之举,更让军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