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百零二章 自请北上,镇守大名(1)

宋。

垂拱殿。

两府重臣议政,狄进俨然在列。

此番事关辽人,更有重磅消息传出,辽国太后萧菩萨哥、太妃萧耨斤,在一场宫禁冲突中,皆死!

平心而论,就连狄进都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

他原本预计的,是萧耨斤赢,因为这位更狠更毒。

但如果萧菩萨哥笑到最后,也是有可能的,毕竟萧耨斤性格上有着极大的缺陷,满手好牌也能打输。

可两个人同归于尽,这就显得不可思议了。

或者说,必然有旁人的推动。

“李元昊与欧阳春么?”

相比起他的思索,宋廷群臣则满是幸灾乐祸。

辽国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呢?

打个比方。

赵祯刚刚登基两年,刘娥没了。

还是在宫变里面没的。

丁谓那类权臣还不得乐死?

况且宋辽国情不同。

宋是中原王朝,虽然五代十国的兵荒马乱,证明了兵强马壮者可为天子,但历朝历代的礼数教化,多少还是深入人心的,尤其是宋朝立国已近百年,不是那种短命的王朝,人心已然思定。

这种情况下,就算权臣出现,趁着国君年少,没有权威,掌控朝堂是可能的,想要直接造反,改朝换代,却难以办到。

就算是当年的丁谓,估计也只想过当一言九鼎的权相,没指望开创丁家王朝。

可辽国不同。

这個契丹民族建立的国家,至今还贯彻着权势来自于武力的思想。

手中一定要有兵权,才是部族的酋长,身边一定要有斡鲁朵,才是大辽天子和执政太后,如果安抚不了麾下的将士,闹得人心动荡,火神淀之乱、黑山之变,都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

所以现在这位年轻的辽帝耶律宗真,会不会步上辽世宗耶律阮、辽穆宗耶律璟的后尘,成为辽国第三位被弑杀的皇帝,还真的说不准。

当真发生那样的状况,自然是宋廷上下最乐于见到的。

所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很是松弛。

如果刘娥依旧要衮服祭祖,那薛奎和晏殊少不得要以北方重国为例,规劝一番,现在也不需要了,反倒是歌功颂德一番,让御座上的赵祯涌起了感念:“幸得大娘娘这些年为朕遮风挡雨啊”

事实上,这位刘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