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百零四章 一手大棒,一手蜜糖(3)

青率骑兵千里奔袭,从辽西直插中京,事后辽人也没在关键要地建设足够多的堡寨,阻截骑兵,或许是认为以骑兵的机动性实在难以阻截,干脆就听之任之了?

反正这些恰恰说明了,涿州此前的伤害没那么容易复原,自然要选择软柿子捏。

但刘宜孙也有顾忌,低声道:“狄相公,再攻涿州,军中将士都有信心,然便是夺取了涿州,也再难北上幽州”

“幽州池深城坚,当年我军围攻幽州二十余日不下,将士多怠,士气低落,才被辽人反扑,如今自然不能重蹈覆辙!”

狄进笑笑:“所以此番的目标,不是真的占据涿州,而是接纳燕云百姓,归顺我朝!”

刘宜孙眼睛一亮,立刻反应过来:“狄相公之意,是让我等行曹太尉之事?”

“不错!正是天都山故事!”

狄进道:“新帝交接,国母遇害,值此辽国朝野动荡之际,燕云就没有想要回归中原的?无论是汉民,还是其他各族,只要有愿意投效的,都将纳之!”

当年西夏有不少大族愿意投靠宋朝,边境官员软弱,害怕得罪李德明不敢接纳,于是曹玮率军进入了天都山,将归顺的部族接纳,李德明慑于曹玮之威,不敢动弹,无论是威望还是力量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减。

现在同理。

接纳归顺之人,是在不发生激烈冲突下,展现实力的一个上好选择。

甚至是如今的唯一选择。

因为大规模的战事,狄进不愿意打,那是遂了秦王萧孝穆的意。

可越是不想大规模开战,越要在小规模的战场上得势,才能遏止住辽人高层的蠢蠢欲动,让他们不敢冒着风险打,只想谈判。

同时这种小规模的战场,还需要一定的获利,便如同软刀子割肉,不断削弱辽国的力量,如此一来,宋朝这边才能坚持下去,得到中枢的支持。

不然后方那些主和保守派又要跳起来,以民生维艰,百姓困苦等诸多理由,阻扰战事的进行了。

所以狄进瞄准了辽的人口。

辽国的战争动员能力远甚于宋朝,再加上地域广袤,制度成熟,是毋庸置疑的庞然大物,国力绝不容有半点小觑。

但有一个弱点,它的人口是远远不及宋的,巅峰时期也不过九百万人左右,宋这边则破了亿,十倍差距都不止。

这也是为什么单看疆域,燕云只是个边角地,却能成为辽国的农业经济中心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