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10 薛仁贵与苏定方(8)

。到了唐高宗时期,许敬宗开始兼修国史。可许敬宗这人品德太坏,与他关系不佳的人,休想在他的史笔下出现一个好词儿。

唐朝名相封德彝早年间在隋朝任官时,恰好见证了虞世基和许善心共同殒命于宇文化及刀下的场景。据封德彝回忆,“虞世基被诛杀,虞世南伏地而行请求替兄受死。但到了许善心受死时,许敬宗却想尽办法求生”。为了抹掉这段黑历史,许敬宗在给封德彝写史时,大肆增添封德彝“黑料”,硬生生将一位智识过人的卿相,写成了佞臣。

许敬宗在朝中胡乱编修国史,引起众臣不满,却也无可奈何。谁叫人家擅于曲意迎合,有拥戴武后之功呢?

对于前后灭三国且皆生擒其主的苏定方,许敬宗的史笔是这样评价的:“汉将骁健者唯苏定方与庞孝泰耳,曹继叔、刘伯英皆其下。”

庞孝泰是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英雄,一生爱民如子,一身正气。但在追随苏定方出征高句丽时,却被打得大败。即便如此,在许敬宗笔下,也成了猛将。朝中大臣难免会将恶意的矛头指向苏定方。

于是,在苏定方最后的岁月中,尽管他一路兢兢业业“升级打怪”,出任安集大使,节度诸军,保境安民,却依旧得不到朝臣们的谅解。甚至其在前线病逝的消息,唐高宗也是过了很久才在别人口中得知。

对于老将的去世,唐高宗无比哀伤,称“苏定方于国有功”,匆忙下旨褒奖追赠,极尽哀荣。

只是这一切,像头老牛般辛苦耕耘的苏定方看不着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