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3 直臣刘仁轨(5)

余丰璋只能向倭国求援。

倭国不负扶余丰璋所托,继皇极女皇在出征百济途中病死后,“大化革新”的领导者中大兄皇子又以天智天皇的身份主持攻唐战争。前将军上毛野君稚子、后将军阿倍等人发兵27000余人来助扶余丰璋。

刘仁轨麾下虽然有孙仁师带来的7000唐军,但与刘仁愿等将合兵之后,唐军总兵力不过两万,在人数上远不是百、日联军的对手。

有意思的是,倭国的舰队跨海而来,却不急于攻伐唐军,而是先盯上了与日本隔海相望的新罗。新罗虽然国力不如百济、高句丽,但境内商业异常发达。从新罗智证王于公元6世纪初颁布法典在金城(今韩国庆州)开设东市以来,数十年间,新罗“市皆妇女贸贩”。及至日本发兵前,新罗俨然是东北亚的商业活动中心,常年聚集着来自唐朝及日本的贸易商人。因此日本贵族早就觊觎新罗的富裕,他们不管扶余丰璋在百济焦急地等待援军,只管在富裕的新罗展开大规模掠夺。为了给扶余丰璋制造从后方援助百济的假象,日本水师干脆放弃在海上游走伺机进攻的策略,改为登陆作战,一口气夺取了新罗杀鼻岐、奴江两座城池。

刘仁轨原本还担心日本水师跨海而来,一旦发起突袭,熊津都督府的唐军有限,难以多点据守。现在日本水师为逐利而改变策略,反而帮了刘仁轨的大忙。

唐军掌握日军动向后,集中兵力攻击百济残兵的重要据点加林城(今韩国扶余郡林川面一带)和临时首都周留城(今韩国扶安郡一带)。唐军猛攻两地,扶余丰璋损失过大,只能加紧催促倭国水师立即增援。

在这种情形下,倭国水师才放弃劫掠新罗,由日本海西行进入江华湾一带。

龙朔三年(663)八月,正当唐罗联军即将攻陷周留城时,倭国水师终于赶来。百济残余势力冒死杀出一条血路,派人沿海岸线招呼日军。

由于刘仁轨先前就料定百济会借倭国之手复国,因此在进攻周留城前,便将唐军部队一分为二。以刘仁愿、孙仁师以及新晋的新罗王金法敏为首,率主力从陆路进攻周留;而刘仁轨则率另外170余艘战舰由水路绕道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一带,对陆上唐军予以策应。

就在刘仁轨一行即将抵达白江口一带时,先头部队发现了百济残军的异动。刘仁轨据此判断,白江口应该就是倭国水师援助百济的登陆地。为防止敌人发现唐军踪迹,他当即决定暂缓原先作战计划,调转船头,朝白江口外布防,准备打倭国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