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4 神龙革命(3)

经七十三岁,就算生活优裕,养生得法,也难使一个老妪返老还童。她这是在向众人炫耀:既然男人为帝可以有成群的嫔妃,女子登基也应该有侍奉的男宠。

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一个吹箫、一个伴舞,年过花甲的武则天被哄得高兴,竟默许二人参政。

两兄弟来到外廷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空闲的官位明码标价,靠卖官赚了一大笔银子。随后又借着自身的便利条件替文武百官们办事,只要大臣们肯拿出银两,两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可以说在“拿钱办事”这方面,两兄弟颇有点“职业道德”。

某次一个姓杨的大臣打算向上爬,于是向张氏兄弟行贿,然而健忘的张易之却忘记了这家伙的名字,为了不违背“拿钱办事”的原则,张易之竟将所有姓杨的大臣都升了一级。两兄弟在朝中风头无两,甚至连李显、李旦两位皇子都想通过巴结张氏兄弟获取利益。

宋之问是唐朝初期的诗人,他的家庭并不是显赫的门第,从小,宋之问在父亲的影响下,写的文词在当时成为佳话美谈。长大后的宋之问一表人才,如果在现代应该算是帅哥。

如果你对宋之问还没啥具体印象的话,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这首小诗,诗很短,只有四句,二十字。其诗曰: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就是他写的。一句“近乡情更怯”,将游子的内心写到淋漓尽致,直到现在还常常被人引用。

宋之问考中进士的时候,正是武则天的天下。宋之问虽然有才,却是一位趋炎附势的人。当时武则天养男宠几乎是光明正大的。宋之问自认为长相还可以,再加上会作诗,也算是风流才子了。所以他便想利用自己的优势做上武则天的男宠,然后一步登天。

为了能成功当上男宠,宋之问完全丢弃了文人本该有的气节,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上厕所时,宋之问也会为其拿厕纸,并站在一旁伺候。他的这种行为一度成为别人口中的笑谈。急于求成的宋之问,居然毛遂自荐,给武则天写起了情:

明河可望不可亲,

愿得乘搓一问津。

武则天看到后自然很高兴,但是她对身边的人说:“宋之问虽然是个人才,但是他的口臭熏人,实在是让人无法忍受”。

就这一句话,宋之问的美梦泡汤了。原来武则天喜欢男宠,也是有她的选择标准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