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大白,按理唐宪宗应该立即拿下成德镇,缉捕节度使王承宗。不过为了避免双线作战,唐宪宗在裴度和群臣的建议下,放弃了立即征讨成德镇的想法。
却说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趁着后防空虚,准备进攻东都洛阳,以此瓦解淮西前线官军的军心。就在阴谋即将发动之际,李师道属下有位士卒因为受到处罚,于是投降官军,并且供出李师道的这个惊天阴谋,洛阳留守吕元膺随后紧急平叛,并且捉获了李师道属下的两个军将。两人在供认计划袭击洛阳的同时,还供出当初刺杀武元衡和裴度,也是李师道指使的。
真凶意外曝光。唐宪宗隐忍不发,因为无论真凶是成德节度使王承宗,还是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在淮西没有平定之前,朝廷避免多线作战,只能够隐忍不发。
平定淮西的战争从元和九年(813年)一直打到元和十二年(817年),四年间唐朝的财政负担越发沉重,而各个将领之间,中央军与地方军之间都互相观望、继续玩寇自重,战争进展甚微。
在此情况下,裴度请求亲自前往前线督战,临行前裴度对唐宪宗说:“臣若顺利破贼,必有面圣之日,如果不能成功,定无归阙之期。”裴度以必死的决心请求督战,唐宪宗当场流下眼泪。
在裴度的统领下,李愬亲率9000精兵,冒着风雪连夜挺进淮西老巢蔡州,一举擒获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终结了淮西为时30多年的割据叛乱。
淮西的平定震动了全国各地藩镇,他们纷纷表态愿意归顺唐朝中央。
见到各个藩镇纷纷归顺,成德节度使王承宗也上表请求改过自新,并向朝廷献出了德州、棣州,还将两个儿子王知感、王知信作为人质送到长安。
元和十三年七月,唐宪宗命令各路唐军共同讨伐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一年后,迫于唐朝官军压力,平卢淄青发生内乱,李师道父子被部下斩杀、两人首级被传送长安,至此,这位下令刺杀武元衡和裴度的嚣张军阀,终于落网伏法。
李师道被杀后,持续六十多年的藩镇割据基本消失,史称“元和中兴”。
但大唐帝国的中兴曙光转瞬即逝。就在平定李师道后,唐宪宗逐渐忘记了为削藩付出了生命代价的武元衡,裴度也被外放担任河东节度使。
没有了裴度等人的犯颜进谏,唐宪宗更加悠闲自得起来,并一头扎进了佛道和仙丹的迷蛊之中。公元819年,迷信佛教的唐宪宗出动禁军,将法门寺的佛骨舍利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