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军退保同州。同州是长安的门户,只要朱温固守同州,唐军便很难有更大的作为;而一旦同州失守,长安东北门户就敞开无阻,因此同州成了一个焦点。
危难之中,朱温派出信使求援长安,报请黄巢调拨兵马援助。朱温接连奏表请兵,直到第十位信使返回,才知道前九位信使都死于孟楷之手,救援信也被孟楷拦截。第十位信使侥幸面见黄巢,而此时黄巢正欲讨伐凤翔,不允调兵。
孟楷也是黄巢的亲信大将,是黄巢的左膀右臂。这个时候选择隐匿不报朱温的紧急军情,完全是个人的嫉妒心理在作祟。同样被黄巢所倚重的孟楷没有容人之量,不待见朱温的才能和担心朱温在黄巢心中的分量,于是将朱温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正是:
君臣同心功可成,
将帅不和盟誓崩。
大业随水东逝去,
怎知岁月已无情。
朱温的情绪很受打击。关键时刻,杨复光又拿出他的绝活,劝降朱温。他派人潜入同州城,以高官厚禄为诱饵收买了朱温部将胡真、谢瞳,让二人极力劝朱温投降。
谢瞳见朱温久盼援兵不到,有天问朱温道:“将军以为李唐何时可灭?”
朱温道:“王重荣驻军渭北,尚且久攻不下,又岂论李唐诛灭之日。”
谢瞳又问:“将军可知道自己仕途如何?”
朱温道:“先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朱温前途安能自知?”
谢瞳道:“恕在下直言,将军一步行错,恐有大患呀。”
朱温道:“愿闻其详。”
谢瞳道:“当年,章邯事秦不过带兵一将,投至霸王帐下其才得用,后在三秦之地封王得爵,成就功名。今黄巢虽得二都,本当仁政安民,却于长安痛杀官员,未定民心而秽乱宫帏。大军六十万之众,粮草辎重补给何其艰辛,且劳民伤财大失人心,恐有生变之危。将军倘若再侍黄巢,终不免受其连累身死族灭。”
朱温一听连连点头:“甚有道理,那不知先生有何良策,快请赐教。”
谢瞳道:“黄巢草莽兴兵,非有功德之人,乘唐室衰乱之时伺隙入关,定是易兴易亡,断不足以成大事。今唐天子在蜀诏檄天下,诸道兵马闻命勤王,可见唐德虽衰,人心尚存。且将军力战于外,庸臣谗言于内,试问将来大业能成否?此时降唐方为上策,愿将军三思!”
朱温道:“先生之言,正合温意,明日邀监军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