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昭宗找到了这个突破口——杨守立。杨守立是杨复恭的养子,唐昭宗对他百般笼络,宠幸有加,昭宗告诉他好好干,以后你干爹的位子一定是你的。果然杨守立上钩了,反过头来和杨复恭争权。之后昭宗又暗中煽动人告发杨复恭谋反,并派杨守立带兵抓捕杨复恭.
杨复恭不甘心束手就擒,逃到另一个养子杨守信军中,起兵对抗唐昭宗。
杨复恭来势汹汹,昭宗虽然没有多少兵马,但他以皇帝的名义调动藩镇势力,经过一年多的战斗,杨复恭的军队被李茂贞打败,杨复恭本人也在逃亡途中被捉斩首,宦官集团受到很大冲击,此后昭宗再接再厉,初步掌握了朝廷大权。
宦官集团被打压之后,藩镇问题又凸显出来。藩镇和宦官可不一样,宦官顶多发动点宫廷政变,遇上有能力的皇帝翻不起什么大浪。可是藩镇就不一样了,个个节度使手握重兵,皇帝想要驯服他们简直是白日做梦。
公元889年,继位刚一年的唐昭宗,削藩计划高调出台。第一个成为目标的,是数次成为唐王朝避难所的蜀地四川。
严格来说,那时的四川尚未完全脱离朝廷控制。
当时掌管四川的,正是唐僖宗李儇的“阿父”田令孜,以及田令孜的兄长陈敬瑄。
想当初,李儇在“阿父”的撺掇下,让陈敬瑄与其他几位禁军将领比赛打马球,约定胜者担任西川节度使。
陈敬瑄虽然出身低微,也没什么名声,但凭借过硬的马球技术以及与田令孜的关系,成功地从比赛中脱颖而出。
一场马球比赛决定一方大员归属。这事儿稀世罕见。
后来僖宗西逃时,当时还是寿王的李晔跟着哥哥一起逃到西川避难,走到半道实在走不动了,便躺到石头上休息。田令孜看到后上来就给他一鞭,李晔敢怒而不敢言。僖、昭政权交接后,田令孜担心他报复,于是自请为西川监军使,到成都去投靠其兄陈敬瑄。
昭宗想压制骄横的藩镇,便先从西川下手。六月,昭宗命宰相韦昭度为西川节度使,但陈敬瑄拒不让位。
十二月,昭宗以宰相韦昭度为招讨使,命王建、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山南东道节度使杨守亮合兵讨伐陈敬瑄,并把西川的邛、蜀、黎、雅四州划为永平军,任命王建为节度使。
王建为了独吞西川,便想赶走韦昭度自己统军,便对韦昭度说:“你身为宰相,应该辅佐皇帝平定中原才行。这里是蛮夷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