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高见,本相十分钦佩。”
张全义面带难色说道:“下官提议迁都,确是为我大唐万代兴盛着想。上柱国着意阻挠,不知什么意思?”
“哼!”郭崇韬冷笑道:“李嗣源在朝中如同王莽、董卓,如今你我同朝为官,当齐心为国除奸以正朝纲。”
“郭丞相真乃伊尹再世,周公复生,张全义愿与大人共举大义。”
郭崇韬道:“张大人言重了,你我之力岂能弹劾得了李嗣源。我刚听说镇州守将李建及病故。我等何不联名请奏万岁,让李嗣源封疆一隅镇守边陲。朝中大小事情不就由你我定夺了。”
张全义笑道:“丞相高见,不知众人如何联名?”
郭崇韬道:“我与豆卢革同居相位,交往甚厚自然联名;张大人若能与袁象先等梁朝旧臣联名保举李嗣源,万岁定然应允。”
不过两日,郭崇韬、豆卢革、张全义、袁象先等二十余位朝中重臣联名上奏李存勖,请调李嗣源镇守镇州。李存勖正在揽阅奏章,伶人景进细声说道:“陛下,赏曲时辰到了,不知何事困扰陛下?”
庄宗道:“这两天朝中大臣保举上柱国李嗣源镇守镇州,朕不知道准奏还是不准奏。”
景进道:“陛下,群臣保奏李嗣源出任镇州,乃是畏惧李嗣源专权朝政。李嗣源阻拦陛下迁都,帝室难归正位;陛下若是不把李嗣源调出,只怕群臣以后只拜上柱国,不拜当朝君,请陛下慎重。”
庄宗道:“爱卿之言有理,汝即代朕草拟诏书,朕要杀杀李嗣源的威风。”
次日早朝,唐主召集群臣会议伐蜀。宣徽使李绍宏保荐李嗣源为帅。郭崇韬奋然道:“契丹方炽,李总管不可调开。”
唐主便问郭崇韬道:“公意果属何人?”
郭崇韬道:“魏王地当储嗣,未立殊功,请授为统帅,俾成威望。”
唐主道:“继岌年幼,何能独往?当更求副帅。”
郭崇韬尚未及答,唐主复道:“朕意属卿,烦卿一行。”
郭崇韬求之不得,便拜称遵谕。乃命魏王李继岌充西川四面行营都统,郭崇韬充西川四面行营招讨使,悉付军事。命太监李从袭为监军,史建瑭为先锋,工部尚书任圜,翰林学士李愚并随魏王出征,参预军机。免去李嗣源太尉之职,改任镇州节度使,加封定唐公;恩准张全义所奏迁都之事。
李嗣源退朝之后越想越气,便将长子李从荣,养子李从珂、女婿石敬瑭,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