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90 冯可道推心置腹(1)

话分两头,后唐事暂且不表,却说孟知祥据有西川,进奉官苏愿归报,知朝廷有意诏谕,且闻在京家属均得无恙。而董璋留在首都的一家老小却全被押到刑场上砍了脑袋。

孟知祥遣使往告董璋,约他同上谢表。董璋勃然道:“孟公的家属安然无恙,而我的子孙却被杀害,我为什么要谢罪?”孟知祥三次遣使劝说都被拒绝,便让观察判官李昊前去晓以利害。董璋认为孟知祥出卖自己,盛怒之下出言侮辱李昊。李昊怏怏回来,入白知祥道:“董璋不通谋议,且欲入窥西川,公宜预备为是。”

果然到了孟夏,董璋率兵入境。董璋出兵前,与诸将谋袭成都,诸将统皆赞成,独部将王晖道:“剑南万里成都为大,时方盛夏师出无名,我看未必能成功哩。”董璋不肯依言,遂攻破白杨林镇,把守将武弘礼擒去。

知祥闻武弘礼被擒,亟集众将会议。副使赵季良道:“董璋为人轻躁寡恩,未能拊循士卒。若据险固守,却是不易进攻;今不守巢穴前来野战,乃是舍长用短不难成擒了。且董璋用兵轻锐皆在前锋,公宜诱以羸卒,待以劲兵,开始小败,终必大捷。”知祥问何人可为统帅,赵廷隐插入道:“璋有勇无谋举兵必败,廷隐当为公往擒此贼!”知祥大喜,即命赵廷隐率三万人出拒董璋。

孟知祥胜负难料,又写信给董璋,却因失误把“董”写成了“重”,为此很不高兴。判官李镐率众将向孟知祥贺喜,孟知祥道:“现在胜负难料,有什么好贺喜的!”李镐道:“董字乃草字头下一个重,如今大王把草字头去掉,只写一个重,这是表示”董“字无头。这是我军必胜的预兆。”孟知祥半信半疑。赵廷隐向孟知祥辞行时,恰逢使者送来董璋的檄书以及给赵季良、赵廷隐的书信。文中语气似与三人已订密约,有里应外合的意思。董璋在檄书中称赵季良、赵廷隐与其同谋,招他来攻西川。孟知祥将书信交给赵廷隐。赵廷隐也不看信,直接扔在地上,冷笑道:“想必是反间计,何必污目!欲公杀我及副使呢。”说完再拜而行。知祥目送廷隐道:“众志成城,当必能济事。”

却说董璋至鸡踪桥畔,望见西川兵盛,也有惧意,退驻武侯庙前下马休息。帐下骁卒忽大噪道:“日已亭午曝我做甚?何不速战!”璋乃上马趋进。两下里一场鏖斗,东川兵恰也利害,争夺鸡踪桥,廷隐部下指挥使毛重威、李瑭相继阵亡。赵廷隐性起拚死力战,擒住东川指挥使元积、董光裕等八十余人。赵廷隐先败后胜,果如赵季良所料。董璋拊膺长叹道:“亲兵已尽,我将何依?”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