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道门各派初归心,从大真人号令!(3)

国时期,国都在金陵,四方的赋税是经过长江运送过去的,天然水系使用起来很方便,漕运并不发达,针对运河的治理,仅仅限制在几个局部的河流上。

全国性质的运河整治,是朱棣时期开始的,北自大通桥起,南到杭州,全长共三千余里,分别由大通河、白漕、卫漕、闸漕、河漕、湖漕、江漕、浙漕组成,总称之为漕河。

这些是官方称谓,到了各地还是以当地为号,通俗好记。

比如大通河的源头,是昌平深山中各泉水汇合后流经都城,然后流过大通桥,向东流到通州,最后流入白河,在本地人口中,又叫北京港。

白漕又称白河,元代的时候被称为通州运粮河,从通州往南流,最后在天津流入卫漕。

卫漕即卫河,元代的时候被称为御河,从天津往南方流动。

欧阳必进失色的原因正在与此,九叶灵芝草活动的范围,太接近京师了,简直就是在眼皮子底下活动。

这是龙婆有意为之。

离得远了,哪怕污秽爆发开来,让沿途的城镇遭受大灾,也是冰冷冷的数字,死一万、死十万甚至伏尸百万,地方官员都承受不起,京师的权贵则不见得会真正在乎,只有让都城感受到切肤之痛,才具备最强的威慑性。

欧阳必进就紧张非常:这三段河道绝对乱不得,不然的话,整个京师都要遭殃!

陆炳道:京师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会通河又如何?

欧阳必进惨然道:那里其实更重要,是南北之脊啊两位随我来!

跟着这位漕运总督上了大船,进入船舱后,就见一幅地图铺开,其上正是京杭大运河的各个河段,虽然肯定不如后世那般精确,但就如今的年代而言,已经标注得极为详细。

李彦暗暗点头。

明朝中后期在许多方面很是拉胯,所幸运河是民生根基,治理得还是不错,万历年间的河防一览中都有言,治河莫难于我朝,亦莫善于我朝以治河之工,而收漕运之利。

而欧阳必进的手指在运河中部划过:这条会通河,永乐九年开始重新修整,前朝的河道狭窄、水浅,不能通行大型船只,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又决口,淤泥阻塞,只能再次开凿,重新修整。

就为了修这条河段,征用民夫三十余万人,历经四年才完成,修筑闸门一百多个,

又设置积水、进水、平水等闸门五十余处,还修建二十座堤坝防止河水外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