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章 夫子,俺和你是老乡啊,定海珠(3)

“阿弥陀佛!施主何必明知故问?”

法无禅师打算在燃灯佛面前表现一下,含笑道:“大千世界,万丈红尘,皆乃是非之地。我等剃度出家,自当落尽三千烦恼丝,了却世俗牵挂,精研佛法,普渡众生,功德无量。”

“一派胡言!头发就是头发,跟你烦恼不烦恼有何关系?老夫只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哦,对了,你都说了要了却世俗牵挂”

夫子眉头微皱,轻叹道:“你们把头发剃了,是因为家中都没有父母长辈了么?那老夫多有冒犯了。”

“老施主此言差矣。”

法无禅师脸色有些难看,皱眉道:“出家人当四大皆空,斩断红尘。父母众生,亦无差别。”

“岂有此理!”

夫子勃然色变:“父母生你养你,到你们这里一句‘四大皆空,斩断红尘’就行了?尔等可知何为‘孝’字?”

“”

法无禅师小心翼翼的看了燃灯古佛一眼,闭上了嘴。

天竺佛门的思想还是挺纯粹的。

觉得人都是因果轮回的,众生互为父母儿女。

这辈子当他父母,下辈子可能就是他的儿女,什么都是暂时的依存关系,太较真了就显得荒谬执着看不穿。

也根据这个思路,皇帝父母的权威都没有了,佛祖才是唯一的信仰,要参透一切虚妄嘛。

因此,早期佛门经典里面,压根没有什么高僧反哺父母的记载。

但传播到了中土,这种观念过于蔑弃人伦,遭到许多人的反感。

所以,佛教本土化之后,也确实开始引入“孝道”的概念。

但佛门的孝道,跟儒家截然不同。

钱是不能给父母的。

毕竟佛门讲究出离五欲六尘,钱是业障。

理论上,那些钱财也是给佛祖的,最多只是僧人代管而已。

所以,佛门提倡慈悲为怀,行善积德,从而让这些功德“回向”给双亲,回报养育之恩,让父母能轮回转世,投个好胎。

佛门认为,这种的孝道观念才是真正的孝,远远高出儒家几个段位。

但这时候,这种观念还没彻底成型,也没什么经典支持。

法无禅师想了想,觉得还是保持沉默比较好的。

毕竟多说多错。

万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