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48:传媒之王(3)

制作由京城台负责。

散席时,王长钿特意和王盛交换了联系方式:“王总,你对大众娱乐市场的嗅觉让我佩服。以后有机会多交流,缘来是你这个项目,我会用心做的。”

王盛笑笑:“我很期待王策划带来的节目呈现。”

“”

饭局结束后,众人离开包厢。

胡刚揽着王盛的肩膀往外走,问王盛还要不要那批二手设备。

“胡主任,我明天安排人过去对接。”

“好。”

次日。

5月30日。

盛影传媒开了一个庆祝培训班全体学员结业的仪式。

总计107位培训班结业学员正式加入盛影传媒,签署劳务合同。

王盛让李婷婷邀请了京城晚报的记者周小斌过来采访。

傍晚。

京城晚报的生活版右下角,一个不算起眼却足够扎实的标题悄然出现:北影厂子弟创业结硕果,“盛影传媒”一次性吸纳百余待业青年。

记者周小斌的笔触平实而克制,简要报道了盛影传媒有限公司作为北影厂市场化试点,通过进一步扩展婚庆录像业务,成功解决了一批厂内待业子弟的就业问题。

文章提到了首批107名经过短期培训的学员正式签约上岗的情况,着重突出了“不等不靠、自谋生路”的改革精神,以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初步兑现。

在96年下岗潮暗流涌动的背景下,这条消息像一颗投入湖面的小石子,在京城关心此事的特定圈层里泛起了些许涟漪。

有读者觉得这是条正能量的好新闻,也有读者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国企子弟近水楼台的特殊照顾。

然而,就在京城读者对这条“小新闻”反应平淡之时,遥远的南方,一场真正的媒体风暴正在酝酿成型。

五月二十八日鹿城图书馆那场别开生面的记者见面会,经过一两天的发酵、写稿、送审、排版,终于在五月三十一日傍晚和六月一日的早间,于浙省各地主要媒体上集中爆发了!

钱江晚报在第二版显要位置刊出长篇通讯:“天价婚礼”制造者从京城而来,抛出“先富者炫耀有限正义论”。

文章详细记录了王盛在见面会上的发言,引述了他关于合法消费拉动经济、催生新产业、社会应包容多元化需求等观点,并配发了王盛在会场从容应答的照片。

笔调相对中立,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