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66 殿下的醒悟(2)

众人都大吃一惊。

竟然还能这样?

朱允炆质疑道:

“骨头炖熟了,还能用?这不是瞎子治成瘸子吗?”

吕氏也笑道:

“那不是煮了一大锅骨头汤?”

“熥儿,你怎么知道的?”朱标疑惑道,“你又出宫了?”

朱标的脸色沉了下来。

这个儿子像野马,总向往外面的世界,都是吕氏给娇惯的。

他忍不住看了一眼吕氏。

吕氏低着头,娇怯怯地不敢说话。

“父王,是骆先生写了一篇治马的文章。”朱允熥见势不妙,急忙解释。

“哦,”朱标点点头,脸色缓和了,“这件事很有趣。”

朱标又想到了太仆寺试行的许克生医案,结果很不理想。

父皇还留着给自己处理呢。

朱允炆接口道:

“儿子也有一件趣事。”

朱标被他吸引了注意力。

朱允炆继续道:

“前段时间,儿子学习易,其中的‘元、亨、利、贞’,儿子的理解是一句吉祥话,以及君子四德。”

“经过先生解释,儿子才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天道。”

“哪位先生?”朱标问道。

“黄编修。”

“哦,子澄的学问很扎实,好好跟他学。”朱标微微颔首。

朱允熥瞠目结舌,幡然醒悟,自己竟然真的说了趣事。

心中的懊恼不断翻滚,烫的他难受!

我就是大傻子!

朱标又叮嘱了他们几句,站起身。

大朝会结束了,该去给父皇请安了。

~

朱标去了一趟谨身殿,给父皇请安,谈了自己北巡的一路收获,着重谈了关中的现状。

关中人口不断在增长,粮食收入也每年都在增加。

水系众多,山脉环抱,是作为帝都的理想之地。

是否迁都要由父皇最后决定。

朱元璋突然问道:

“秦王在关中民声如何?”

对这个问题,朱标早有准备,

“父皇,二弟在关中内治民政,外扫北元,在当地军民之中很受赞誉。”

朱元璋面无表情,微微颔首,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