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14章 熹子正青春(2)

体似乎一改苛刻的态度,对谍影重重大唱赞歌,当然也有反面意见。

“做为原著粉,依旧不能接受亚裔饰演杰森伯恩。”——波士顿环球报。

“看完谍影重重再看007,仿佛是在看奥特曼打小怪兽。”——某网友。

其实不管是碟中谍还是谍影重重,拍摄前的目标只有一个:怎么与007系列区别开。

007邦德是英国绅士的最终极代表,也是在哈利波特出现之前,英国(或者世界)唯一能在商业上跟好莱坞抗衡的系列ip。

可是,自从他在六十年代出现,观众对007的人设已经疲惫了,可能是因为大家终于想通了一点:一个人群里最帅的男人,开着最贵的astonmartin汽车,穿着最贵的savillerow西服,说实话,是最不适合当特务的...

007所有系列都很夸张,但1979年上映的大破太空城最扯!

碟中谍在九十年代刚出现发时候,大家都感觉焕然一新,因为,相对于和坏人肉搏后,头发永远一丝不苟的007,“靓汤”创造了一个创造了一个拳拳到肉、动作与悬疑场面都提升了一个层次的作品。

所以,碟中谍成为间谍电影的又一代表作。

但是几部碟中谍过后,原来焕然一新的“靓汤”,在观众的眼里,也开始变得不真实与千篇一律了,毕竟还是摆脱不了他“特别靓汤”的形象。

这个节骨眼上,谍影重重的诞生恰到好处,相比于007和靓汤,董熹无论在从人设到打扮到样貌,都更接近于普通人。

并且,和碟中谍的夸张动作场面相比,居然整部电影是仿效纪录片的手提镜头!

对于一部大商业动作片来说,这种纪实风格是史无前例,非常大胆的尝试。

以往说起纪实风格的电影,无不是些粗制滥造的低成本恐怖片,女巫布莱尔、鬼影重重等。

从007到碟中谍到谍影重重,能看到观众审美的不断进化。

这就要再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那就是电影的代入感。

真实感营造的氛围,让观众能够代入进电影的世界里。

举个例子,同样是从高楼往下跳的镜头,程龙的电影会让观众惊呼出声,而董熹的电影则会让观众屏住呼吸。

差距就在于,看程龙的电影,观众自始至终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而看谍影重重则是以主角的视角去思考。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