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21章 品牌效应(2)

,毕竟国人挥舞着钞票全球爆买的年代还未开始。

虽然熹子影视是华资企业,但收购梦工厂这件事上,美国本土的舆论上,也并不会比日资强多少。

这是很明显的一个劣势。

但熹子影视对比派拉蒙,同样拥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优势。

那就是成分。

当然不是指社会和资本的区别,而是熹子影视和梦工厂相似,都是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制片商,没有被财团掣肘。

这在影视圈尤其是文艺圈眼中,是值得尊敬的盟友。

舆论也许对整体影响不大,但依旧可以收获足够的支持。

董熹做为公司海外名气最响的公众人物,他在这件事上扮演的角色,很大程度会加深巩固他的人设和形象。

程龙和李莲杰等演员,走的还是李小龙的套路,东方功夫巨星的人设。

而且随着年龄的上升,号召力已经逐渐下降,渐渐退出主流市场。

而张一谋、李桉等导演,还是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扎根国内,以海外的奖项和票房提升咖位。

所谓的墙外开花墙内香。

另一种则是深耕海外,主动的融入西方主流,直到彻底摒弃自身的风格。

所谓的人往高处走。

这两条路,其实都不太适合现在的董熹,不光是演员还是大导演,都有上限。

撑死就是个受人尊敬的艺术家。

而董熹想要的东西远不止此,黑泽明或是李小龙,都非董熹所向往的,他想要成为华语电影真正的大亨!

仅靠自己,或许要很多年才能完成。

没有时间去等,他不是被虚荣心冲昏头脑,就是要跟梦工厂死磕。

做为好来坞独立制片的代表,梦工厂缺少足够深的发行渠道,更多的时候还需要借助环球、派拉蒙等盟友的力量。

这对于急需开拓海外市场的熹子影视而言,是无法忽视的缺点。

但开拓海外市场,渠道也许很重要,但梦工厂身上有更值得眼馋的东西。

那就是名气!

名气这玩意儿,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有存在的价值。

董熹的名气,他拍的电影自然不愁卖家,但熹子系的其他作品,在海外还是需要请专业人士公关。

就是因为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外国人不认啊,多费些口舌还卖不上好价。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