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易向着万书殿走去
另外一边。
上京府门口,两边摆放着高大的狮子,周围站着一什士兵,还有一队衙差。
三道身影从远方走来,在正门这里停下,正是太学祭酒三人,穿着上天晚上在教坊司的儒袍长衫,三人的手中各提着一个包裹,装的满满的,像是长形,从外表来看,里面装的应该是书籍,或者账簿等东西。
互相对视一眼,皆从各自的目光中看到了坚定,看也不看门口的这些士兵和衙差,走到铜鼓这里停下。
太学祭酒将手中的包裹递给他俩,卷起衣袖,拿着鼓槌,使出所有的力气敲打鼓面。
咚咚
鼓声响起,向着周围传去,很快便传进了府衙,周围的衙差坐不住了,如果他们不敲打铜鼓,便不会去管,现在鼓声响起,必须将他们带进去见府尹。
放下鼓槌。
太学祭酒拿着自己的包裹,三人昂首挺胸,在这群衙差的“护卫”下,进了府衙。
一刻钟过后。
上京府府尹任尚轩弄清楚事情的始末,太学祭酒状告太学、国子监的一些官员,为官这些年来,中饱私囊、暗中受贿,一共六人,不是崔阁老的人,就是何文宣的人,证据确凿。
身为崔阁老的人,任尚轩犯难,头痛的揉了揉脑袋,如果只有他自己,将此事压下不难,但判官黄道宁和推官陈有才也在,他们的背后站着两个派系,一个是太子,一个是长青学宫,根本就压不下。
如果他敢压,俩人便会在瞬间发力,联名递上奏折参他一本,他们背后的势力,也会上奏将他往死里面弄,不给一点翻身的机会。
沉默半响,迎着他们望来的目光,沉声说道:“俩位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理?”
陈有才率先开口,太子和崔阁老本来就不对付,身为他的人,如今机会出现,自然不会放过:“此案重大,不归府衙管辖,应交由大理寺处理。”
黄道宁不解,太学祭酒三人手中哪来的这些证据?之前长青学宫和何文宣交手的时候,怎么不拿出来?现在拿出这些证据,目地又是为了什么?
这六人中,有一人是司业,叫曹善长,正三品的大员,崔阁老的门生,太学祭酒没有丢官罢职之前,此人是他的副手,权力很大,跺一跺脚,太学都要震上三分,剩下的五人,有博士、直教,不是曹善长的人,就是何文宣的人。
莫非背后有人指使?如果是,又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