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93章:尘封的档案——陈娟“自杀”案(1)

市局档案室深处弥漫着旧纸张、灰尘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属于时间凝固后的沉闷气息。阳光透过高窗,在密集排列的档案柜之间切割出昏黄的光柱,无数微尘在其中无声飞舞,仿佛无数过往岁月的幽灵。张涛在一个角落里,面前摊开着一份略显发黄、纸张边缘已然脆硬的卷宗。牛皮纸封面上,用略显褪色的墨水写着案由和编号:“xx中学女学生陈娟坠楼案”,以及一个标志着“结案”的红色印章,日期是近二十年前。

年轻刑警小林安静地站在一旁,眼神里带着敬畏与好奇。是他率先发现了赵辉与李婷那看似微不足道的共同点,此刻,他跟随张涛,试图一同踏入这段被时光尘封的悲剧。

张涛深吸了一口气,仿佛需要额外的氧气来穿透这厚重的历史尘埃。他小心翼翼地翻开封面,开始了阅读。最初的几页是现场勘察报告:发现尸体的位置、现场照片(黑白复印件,模糊但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冲击)、法医的初步检验记录——死者陈娟,女性,十七岁,xx中学高三学生,符合高坠致死特征。报告措辞冷静、客观,甚至可以说是冰冷。

接着是询问笔录。张涛的目光变得异常专注,逐字逐句地扫过那些用当年标准钢笔字或老旧打印机留下的陈述。被询问者主要是死者的同学、老师以及发现尸体的校工。

很快,一种极其怪异的感觉开始在他心头蔓延。

首先是几名关键目击者的证词。他们分别是:赵辉、李婷、贾强、王萌。卷宗显示,案发前一天晚上,有人看到陈娟晚自习后情绪低落,独自留在教室。而这几个人,都是最后离开教学楼、或者说声称自己最后离开的人之一。

诡异之处在于他们的证词内容。关于陈娟当时的情绪状态、关于他们离开时看到的情景、甚至关于他们之间简短的对话这些来自不同个体的回忆,在关键细节上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高度一致性”。并非完全雷同,那太假了。而是像经过精心排练后,各自稍作发挥的“复述”。核心要素:陈娟很忧郁、她说了些类似“活着没意思”的话、她拒绝一同回家、她独自留在空荡荡的教室里这些要点在所有证词中反复出现,支撑着“自杀”的推论。

但这种一致,缺乏鲜活记忆应有的那种细微的偏差、个人视角的独特侧重以及不可避免的模糊感。它们太“完美”了,完美得像是在共同维护某个单一的叙事版本。张涛办案多年,深知真正的目击者证言往往充满矛盾和不确认,需要侦查员去仔细甄别梳理。而这种高度协同,反而显得极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