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 194章 求求五星好评,谢谢大家(2)

转,语气坚定:

“但面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我们判断威胁的基准,不能寄托于对方的‘克制’或‘可能不’,而必须立足于‘它完全有可能,甚至必然会怎么做’!

第七舰队进台海海峡,就是最现实的警告,它表明美国的战略遏制线已经画到了我们家门口!

朝鲜半岛一旦被其完全控制,我东北门户洞开,京津将直接暴露在其战略轰炸半径之内!这个风险,我们承担不起!”

他看向张晋中:“张部长提到的平衡问题,至关重要。我的建议是: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昌平的苯酚生产线已经打通,正处于产能爬坡的关键期。

当前投入相对有限的技术力量和设备。主要是深冷分离装置的副产品氢气利用和焦油分馏的优化,就能换来前线急需的炸药核心原料稳定供应。

这比另起炉灶、大规模新建专门炸药厂要经济高效得多!

同样,大蒜素粉剂生产已经稳定,

这些项目,恰恰是在‘保障战备急需’与‘发展基础化工、服务民生医药’之间找到了结合点!

它们不是纯粹的消耗性备战,而是提升了我们工业体系的深度和韧性!”

他最后看向罗重文和全体与会者,掷地有声:

“我的核心观点是:对美国干预朝鲜并威胁我国,必须做最坏打算!在应对上,则要抓住关键、精准发力!

像昌平这样已经取得突破、投入产出比高的关键军工原料项目,必须优先保障,加速推进!

这非但不会过度挤占资源、破坏平衡,反而是以最小的战略成本,换取最大的安全保障系数!为可能的危机,备下关键的‘定心丸’和‘反击弹’!”

陈朝阳的回应,既没有回避威胁判断和资源分配争论的核心,又巧妙地将昌平的项目定位为“高效、低投入、兼具战备与发展双重效益”的典范,有力地反驳了“过度备战”和“挤占资源”的担忧。

会场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各方都在消化陈朝阳的论点。

罗重文知道,是时候做决断了。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同志们!今天的讨论,非常好!有争论,才有真知灼见!这正说明大家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

他首先定调:

“第一,对形势的判断:陈朝阳同志关于美国帝国主义本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