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 223章 加更催更符谢谢大家支持(2)

员知情吗?

这这简直是无法无天!

这些宝贵的重火力应该立刻集中起来,由志司统一调配,分配到云山、温井等即将爆发激战的一线攻坚部队去!

后勤部掌握这么多火炮去打突击,这是严重的越权、渎职!”

“术业有专攻,后勤就该管好粮弹被服,打仗是野战军的事!”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姜华身上。

这位以稳重著称的兵团司令,此刻脸色也是异常凝重。

他起身,先是对总司令敬了个礼,然后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徐卫华,最后落在李远山身上,:

“司令员,各位同志。

关于陈朝阳同志及昌平专区这支特殊力量,我需要说明几点。”他顿了一下,

“第一,编制问题。

陈朝阳同志在赴朝前,是昌平专区地委书记。

这支所谓的‘后勤部直属炮群’,其基干是昌平军分区独立团和昌平专区自行组建的军工技术队伍。

装备,正如徐卫华同志所说,完全是在昌平专区,利用当地资源,自力更生搞出来的。

从焦炭炼铁、粗钢冶炼、简易机床加工零件,到总装测试,甚至包括炮弹的发射药和炸药,都是‘昌平造’!

严格来说,在入朝整编前,这支部队和装备,并不完全属于十三兵团的正式作战序列,更像是昌平地方武装和军工生产力量的结合体。”

他环视一周,看到众人眼中的惊异,继续道:“第二,能力问题。

正因为这些装备是他们自己‘生’、自己‘养’的,陈朝阳和他手下的技术骨干,对每一门炮、每一辆车的性能、极限、毛病都了如指掌。

他们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维护、应急修理甚至战场改装的方法。

这也是为什么陈朝阳敢带着这支‘铁疙瘩’队伍进行高强度机动。

如果贸然将这些装备拆分,交给不熟悉它们‘脾气’的部队,我担心不仅发挥不出应有火力,反而可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甚至因操作不当造成损失!

李副部长说要分给一线部队,想法是好的,但现实是,我们的主力部队对突然接手这批构造、维护都不同的‘昌平炮’,需要多久适应?战场上有这个时间吗?”

姜华的话条理清晰,点明了装备的自产属性、技术特殊性以及人员装备的高度磨合性,为陈朝阳掌握这支力量提供了合理性依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