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82章文娱安排(2)

,确实是革命和建设的本钱,这一点,毋庸置疑。”

周明光和孙亚军这两位汉东省最高领导人的明确表态和支持,为陈朝阳提出的卫生防疫要求提供了最强的组织保障。

会议的气氛,在“以人为本”这个根本原则上,达成高度的一致。

讨论愈发深入,从宏观战略转向了具体执行的棘手难题。

负责政法和民兵工作的常委王常中首先发问:“朝阳书记,百万民工动员,不是个小数目。

如何组织?

是按原有区县、乡村建制直接划分工段,还是打破建制重新编组?

这里面涉及到管理,甚至争抢工具和工段的问题,很容易产生矛盾。

我的意见是,可以充分发挥民兵组织纪律性强的优势,将基于民兵营、连的建制融入民工大队,既加强管理,也能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

陈朝阳点头:“常中同志的意见很中肯。

乡亲们的组织必须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我的设想是,以县为支队,乡属为大队,村落为中队,基层民兵骨干担任班排长。

这样既能利用现有行政体系快速动员,又能借助民兵的组织纪律性提高效率。

同时,我们要成立专门的‘工程指挥部’,下设民工调配处,统一协调工段划分、任务分派,避免各自为政和资源内耗。

劳动量要透明,每日张榜公布,与未来可能的收益分配挂钩,激发积极性。”

分管水利的刘书记推了推老花镜,忧心忡忡地说:

“陈书记,想法是好的。

但挖河筑堤是技术活,不是光有力气就成。

河道坡度、堤坝夯实的程度,都有讲究。

搞不好,劳民伤财,洪水一来还得垮掉。

我们哪里来那么多懂行的水利技术员?”

陈朝阳对此已有考虑:“技术是关键。方案是‘土洋结合,分层负责’。

第一,我会亲自去请华东水利部和京州河海工科大学的专家,组成技术顾问团,负责总体规划设计和关键节点的技术把控。

第二,从全省水利系统抽调技术骨干,分配到各工段担任技术负责人。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大规模培训。

在工程开工前,集中培训一批有文化的乡亲和基层干部,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测量、放线、夯实标准,担任‘民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