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号码极少在非工作时间响起,一旦响起,必有要事。
陈朝阳神色一凝,大步走过去拿起听筒:“我是陈朝阳。”
“陈书记,我是江都的赵金山!”
听筒里传来急切而又因线路遥远有些失真的声音,
“报告书记!‘华江一井’我们成功了。
刚刚取上的岩芯,见油了,油砂浸染饱满,气味浓,初步判断,是具备工业价值的油流迹象!”
电话那头出现了极短暂的沉默,即便是陈朝阳,在清晰地听到这个等待已久的消息时,握着听筒的手也不自觉地收紧了一下。
但他迅速压下了翻涌的心绪,声音沉稳得听不出一丝波澜:
“金山同志,你和现场技术人员,能完全确认吗?”
“确认,我和三位技术骨干都反复验看了,确定是油砂,显示非常好!绝不会错!”
“好!”陈朝阳的声音陡然提升,“听着,现在开始,严格执行‘甲三号’应急保密预案。”
他语速极快,指令清晰:
“第一,现场立即实行信息封锁。所有现场知情人员,包括你,暂时停止一切对外接触。
由你全权负责思想稳定,强调这是铁的政治纪律!”
“第二,岩芯样本由你亲自保管,就地绝对保密,等待郑春秋同志抵达查验前,严禁任何无关人员接触。”
“第三,钻井作业维持常态,对外统一口径,仍是‘勘探深层卤水’。
我会协调苏北军分区,派遣绝对可靠的内卫部队,以‘加强工区物资看守’名义,在明天天亮前抵达,全面接管警戒安保。”
“第四,整理好所有原始数据和记录。
我会派郑春秋副厅长,以‘会诊钻机故障’名义,携带必要设备,第一时间秘密前往进行最终技术判定。”
“是,书记,我们坚决执行命令,保证完成任务!”
放下电话,听筒里赵金山激动的声音似乎仍在耳畔回响。
陈朝阳深吸一口气,他没有丝毫耽搁,迅速拉开抽屉,取出一个信封,写了几行字用火漆封好。
随后又径直走到靠墙的一个老旧文件柜前,从内袋里取出一把小巧的钥匙,打开了柜子最底层一个上了锁的抽屉。
里面没有文件,只有几本看似普通的书籍,以及一个材质厚重、样式朴素的深棕色牛皮公文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