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察觉的抵触。
“祖父。”姜珏步履从容,上前一步,朝着主位上端坐的老者躬身行礼,随即引见,“此即孙儿寻回的瑜妹。”又转向姜瑜,温声道:“瑜儿,拜见祖父。”
姜瑜看向主位上的老者姜鸿祯。她于相术一道虽非精通,但观老者面相:山根高耸如悬胆,额头宽阔饱满,眉骨深峻,双目虽含笑意,却自有久居人上、乾坤独断的威仪。
“孙女姜瑜,拜见祖父。”姜瑜依礼福身。
姜鸿祯微微颔首,目光慈和:“好,回来便好。自今日起,你便是我姜家嫡长房的大小姐,无人可轻慢于你。”
姜珏又转向姜鸿祯身侧端坐的姜禹同:“瑜儿,拜见父亲。”
姜瑜抬眸望去。相较于姜鸿祯的和煦,姜禹同面容线条冷硬,侧颜轮廓分明,依稀可见年轻时的俊朗。岁月在他眼角刻下细纹,非但不显老态,反添几分历经世事的沉稳气度,与姜承宗的市侩迥然不同。
“女儿拜见父亲。”姜瑜声音微涩。
姜禹同紧抿的唇线因这声呼唤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一瞬,他看向姜瑜,面上依旧看不出太多情绪,沉默片刻,方沉声应道:
“嗯。”
姜珏遂引她一一拜见其余长辈:二叔姜禹安与其夫人姚氏,三叔姜禹泰与其夫人孙氏,四姑姑姜禹心及其夫婿。
因姜瑜归家事出突然,姜家在外地或当值的子弟未能赶回,在汴京的核心成员则尽数被姜老太爷召回了祖宅。姜家恪守古礼,讲究“父母在,不分家”,除已出嫁的四姑姑,其余三房皆同住于此五进大宅之中。
“瑜儿一路辛苦了吧?”二夫人姚氏率先上前,亲昵地挽住姜瑜的手臂,眼中满是疼惜与慈爱,仿佛亲生母亲般,“你的院子我已着人收拾妥帖,快去瞧瞧可合心意?若有哪里不喜,尽管同二婶说。”
姚氏年约四旬,保养得宜,通身珠翠,一派世家贵妇风范。只是她此刻流露的“心疼”,配上其眉梢眼角藏不住的虚荣与算计,在姜瑜眼中显得格外虚伪。
姜瑜正欲不动声色地抽回手臂道谢,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突然从旁跳出,正是三房幼子姜溯,张口便道:
“二婶母,您还是另给她寻个院子吧!原先那‘琼华院’里的红木螺钿娃娃阁,是专给雪溪表姊存放她那些越窑瓷偶的!您给了她,雪溪表姊的宝贝往哪搁?”
此言一出,厅中数人面色微变。
三叔姜禹泰当即沉下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