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50 灾后预防方案(2)

反而是后续水源污染,引发瘟疫和二次灾害的预防更加重要。

金老联系国都城的太子,详细询问了剑南道震区的各种情况,并作了记录。

而抢救大厅里的“老臣们”都在剑南道当过官,对那里的各个层面都非常了解,不论金老问什么都能回答。

郑院长根据记录,剑南道的特点,与抢救大厅的各科医生、魏勤一起,制订了“二次灾害”的预防方案,以及用得上的药品、静化水源的化学品等等。

因为魏勤在医院生活的时间最长,对各种物品的使用熟悉得多,由他带人将这批物资送去剑南道,指导当地官员和百姓使用最合适。

润和帝钦点魏勤,再带三名译语人,带上物资赶去剑南道。

而卢祭酒的三位好友,在飞来医馆一日游以后,对译语人也好,还是对医仙们也好,都非常放心。赈灾是大事,一刻都不能耽搁,都催着魏勤赶紧出发。

不仅如此,医护们听说魏勤他们要去震区,那里还余震不断,凡是有电动车的医护们贡献了自己的头盔,除了安全带回来,没其他要求。

于是,魏勤拿着方案,去中央药房领取各种药品,又用录音笔录下了药剂师讲解的使用方法,再去供应科领各类物资,带了两列禁军从“天梯”下山,誓用最短的时间抵达剑南道震区。

另外,郑院长还与润和帝达到协议,剑南道震区危重病人可以直送飞来医馆,当然,前提是病人们能撑到这里。

润和帝趴在抢救大厅的窗台旁,看着大批物资运送离开,又拿手机联系太子。

太子深夜挨训,第二天又是太极殿的早朝,朝会上的气氛非常压抑。

要与户部商议赈灾、减税或免税、灾后重建等各种事宜的花销,还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春种。

虽然剑南道不是大郢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但是一地震说不定连地都没了,春种可怎么办?

还有,剑南道矿山多、盐井也多,百姓伤亡、房屋倒塌和重建等等事情,一桩又一桩,说都说不完,更别说做了。

阁老、户部和工部官员听得脑袋嗡嗡的,这段时间大家都忙得脚打后脑勺,因为太子注重实效,还了解文武百官的特性,盯人做事,一盯一个准。

太子深谙用人之道,每日与群臣一起处理政务,连飞来医馆的药都是药盒提醒了吃的。

太子殿下大病初愈都不能好好休息,官员们哪个好意思喊累叫苦?只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