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17章 移花接木(为陈瑾言的絮言盟主加更)(2)

职回来你身边?就算现在不好过门,你家业这么大,随便安排点事给我做也成啊。

玉叶是知道我和你的关系的,现在就连郑都承那边也不太可能瞒得住了,我在机速房就比较尴尬了。”

杨沅听了便若有所思起来。

估摸着还有一个多月,他的任命就要下来了。

进士们都很关心自己的前程,但是谁也不敢去吏部打听,亦或有所运作,以免弄巧成拙。

现在可是新帝登基后,朝廷选中的第一批进士。

一个很敏感的时刻、一个很敏感的身分。

他们不是已经在职的官员调整岗位,那样的话,考课成绩如何,其实是有一定的活动空间的。

他们是新科进士,一张白纸,对他们的安排就是按一二三甲的排名顺序来的。

这种硬性条件,就不太好运作。

不知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进士们之间也知根知底,可以互相监督。

既然没有活动空间,那又何必多事?

所以,杨沅也没有找关系打听对于自己的安排。

不过他知道,他做京官,那是一定的了。

他的产业都在临安,如果做地方官,想把这么多人、这么多产业搬走就不现实。

仅从这个角度来说,中状元对他也意义重大的。

至于这个京官,具体会分配什么职务,他现在就真的不好猜。

唐朝时候的状元,远不及宋代的待遇。

有“诗佛”之称的王维,算是分配最好的了。

他中状元之后,也只是任命了他一个从八品下的“太乐丞”。

不仅品级低,而且只是个管礼乐的官儿。

至于其他状元郎们,很多都是从九品起步。

到了宋代,门阀世家的影响力已经没有那么大了,科举选出的官吏才被重视起来。

宋朝的科举考试内容和任官履历都注重实践。

因此进士们大多会被外放地方,成绩差的做知县,成绩好的直接就是州府的副职,二把手。

至于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则会留京做官。

留任京官的大多有三种去处:

一种是和去地方上任职的进士一样,选择一个政务衙门,去做二把手或者三把手。只不过,这是在京的衙门。

第二种是去学政系统,比如国子监里任个监丞,太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