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41章 说服他!(7)

程牧,一见万俟卨被活活骂死,又兼自己也成了被万俟家人打骂哭闹的目标,干脆一走了之,跑到金殿上报讯儿去了。

程牧倒是没有添油加醋,他很客观地把当时发生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也难为程寺丞了,杨沅和万俟卨一番交锋的话,他居然记了个七七八八,尽力还原了出来。

听完程牧的描述,金殿之上一片静寂。

大家都有点懵,一个是感觉万俟卨死的太草率了些。

另一个,是感觉杨沅正处在风口浪尖儿,他怎么敢的!

他这也太能惹事了吧!

“鹅鹅鹅鹅”一片静寂中,一阵嘹亮的鹅叫声忽然响起。

所有人都向副皇帝阁下看去。

晋王赵璩急忙闭了嘴,忍了一忍,才拧紧了眉毛说道:“杨沅的气性也未免太大了”

众大臣都诧异地看着赵璩。

晋王殿下说错了吧?

殿下是不是想说,万俟卨的气性太大了?

却听赵璩又道:“万俟卨这身体,咳朽败不堪啊。”

大理寺卿吴书出于职业习惯,已经在思索杨沅触犯何罪了。

想了一想,好像没有

“骂詈罪”古已有之,不过主要是用在维护尊卑制度上。

西汉时就有规定:

辱骂祖父母、父母,必死。

奴婢辱骂家长,最高可判绞刑。

除此之外

没了。

明清时候,“骂詈罪”又加了一条,那就是普通人互骂,如果闹到衙门,双方各打一顿板子。

不过,如果你是有功名的人,那么恭喜你,就算你是生活在明清时代,你骂人也是不犯法的。

所以当时有句话,叫做“和尚口吃遍四方,媒婆口传遍四方,秀才口骂遍四方”。

当然,这个骂依旧不包括辱骂自己的至亲长辈,那就是死,没得商量。

大理寺卿吴书仔细想了想大宋律,确实拿这种状况没有办法。

不过,他不放心,又向左右的刑部尚书张方旬和御史中丞朱倬分别投了一个询问的眼神儿过去。

这两位司法界大佬给他回了一个肯定的点头动作。

吴书便淡定下来,双手捧笏,眼观鼻、鼻观心,状若泥胎木塑,稳得一批。

御史肖鸿基听说万俟卨竟然被杨沅骂死,不由得惊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