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66章 西北有三山(3)

谏议大夫,是个“会儿”,专业喷子,自然有权觐见天子。

消息报进宫里,赵瑗有些诧异。

不过,一直以来,杨沅每有动议,莫不符合他的心意,他对这个臣子可是极为青睐的。赵瑗放下药碗,便吩咐道:“快快宣他进宫。”

杨沅被引进宫来,见到了赵瑗,把事情一说,赵瑗便皱了皱眉。

虽说他有心栽培杨沅,不希望杨沅变成个“万人恨”,但他也不希望杨沅韬光隐晦到这般程度。

为了一个女人想参加科考,急急进宫见驾,至于吗?

多少国家大家要处理呢,这也叫个事儿?

不过,当杨沅顺嘴说到了此番之所以要进宫见驾,是因为礼部两位侍郎为此相争不下,临安许多大儒纷纷下场表态时,赵瑗便一下子精神起来了。

“理学?哼!性命之学?哼!修身养性以致圣?哼!”

赵瑗一连三个哼,把杨沅都给哼懵了。

他还没见过这位官家表现的如此激动。

赵瑗愤然道:“理学浮夸务虚,坐而高谈,一无是处!较之蜀学,相去甚远,不,简直是云泥之别,不过是欺世盗名的伪学罢了!”

敢情这位官家还是个蜀学的粉丝。

宋时学术主要有三大流派,洛学(理学)、新学和蜀学。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赵瑗对蜀学推崇备至,他最看不上的就是理学,说看不上都是客气的,这位皇帝简直是对理学深恶痛绝。

这一点参政陈俊卿最清楚不过,因为陈俊卿就是信奉蜀学的,而且他曾是赵瑗的老师。

赵瑗提笔写了一封手谕:“杨卿,你做的对,持朕手谕,先让有司把这位郭姓女子报考之事就地解决了。总不能因为他们辩学,耽误了人家的大事。”

“臣遵旨。”

杨沅捧了皇帝手谕就退下了。

“来人,两日后诵读书院有一场论道,三日后万松书院还有一场讲会,派人去,将与会名士的发言记下,朕要看。”

因为这事儿,赵瑗倒是想起来了。

他深厌理学,不过自从登基之后,一时间倒是没想到去理会这项学术。

今日杨沅一说,赵瑗就起了整顿学术的念头,理学这种害人的伪学,应该摈斥勿用才对。

不过,天子一言一行皆须谨慎,他倒要先看看当世大儒们都有什么看法。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