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792章 莫衷一是(2)

队的刘锜经兰州开进西夏,与吴璘两路并进,谋略西夏。

还别说,这套说法的确是原定计略的一部分,而且听起来颇有见地。

所以,迎合这一说法的大臣也很多。

此时,沈该老相公已经正式致仕荣休,魏良臣成为首相。

而魏良臣也认为这一策略是稳扎稳打,最为正确的。

不过,杨沅从陕西传回捷报的同时,也上书表达了自己想调整战略的意见。

要知道,当初制定这一战略的时候还是五年前,那时候杨沅心心念念的就是如何摆平西军三帅臣。

那时他还没有研发出火炮火铳,也没有在亲身经历后,如此直观地感受到金军战力的整体退化如此严重。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就在最前线,他太了解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

杨沅这一路兵马,进入陕西地界的,已经有近十一万步骑,这是潼川路和利州中路除留守各城厢军外的全部人马了。

杨沅仔细规划了一下,认为凭借这支大军,他是有机会光复陕西全境的。

哪怕再稳妥一点,那么将陕西全境自南北方向一分为二,攻占靠西的一半也是办得到的。

一旦达成这一战略目标,他就可以从米脂直接杀奔兴庆府,而刘锜军则可以继续向前移动驻扎地,进入陕西境内。

这样一来,在南面还有吴璘军遥相呼应,西夏军首尾难以相顾,就可以迅速解决西夏威胁。

到那时,西军三虎就可以出函谷关,两淮大军北上,新金帝国南下,把金国彻底吞噬。

杨沅规划的这份战争蓝图也挺美好的,反正晋王是信了。

杨沅在京时的左右手萧毅然、卢承泽等人也是竭力拥护的。

这一来,便又出现了第三种呼声,调整先帝时制定的原战略计划。

由于这个计划,是由杨沅这位功勋累累的重臣提出来的,所以朝廷也不能不予重视。

究竟当如何决定,小皇帝听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由得头大如斗。

如今他虽还没有亲政,但晋王和首相意见相左,那他理所当然就要成为仲裁人。

但,小皇帝也拿不定主意了。

他渴望成功,又担心失败。

而一旦他做出决策,那么失败的责任,就要由他承担了。

有了先皇短暂而辉煌的文治武功,他的心理压力可是颇大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