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赵大爷。”
“你看你又客气了不是,到时候陆三儿的婚礼上,让他多敬我两杯酒就行。”
“一定一定”
“这么热闹啊,大家都帮忙了,我也不能掉链子啊。”
陆北堂回头一看,是吴桂文端着一盘子花生和瓜子过来了。
“吴老师,你这是?”
赵大爷接过话:“这肯定是吴老师怕你们聊天太干,想着给你们弄点瓜子花生啥的,不至于场面太尴尬。”
听了赵大爷的话,吴桂文却是摇摇头:“非也非也,赵大爷只说中了其一。”
赵大爷乐了:“那怎么着?一盘子瓜子花生不就是吃的嘛,还能有其二啊。”
吴桂文示意了一下手里的盘子:“你们且看,仔细看,这盘子是不是和普通盘子不一样?”
赵大爷和陆北堂两人凑近看,其实根本都不用凑近,一眼就能看出来和家用的盛菜盘子不一样。
吴桂文手里拿的盘子,比盛菜盘子要大的多,而且是琉璃材质的,整体呈红色,带着一圈花边,看上去非常精致。
赵大爷不耐烦的说了一句:“行啦吴老师,我们能看出来这不是一般的盘子,你就别卖关子啦,其二到底是什么?”
吴桂文用手指头弹了一下盘子的边沿:“听见响声了吧,琉璃的,这可是我家儿子专门从大三线寄过来的,所以说,瓜子花生放在普通盘子里,那就是个吃食,但要是放在这盘子里,就叫果盘。”
陆北堂疑惑道:“果盘?”
赵大爷听懂了:“意思是放在果盘里,不是吃的,而是给人看的,要么说吴老师是读书人,比咱讲究多了。”
陆北堂自然懂了,说白了,果盘就是给人欣赏用的。
“谢谢吴老师了。”
“甭客气儿!”吴桂文说了一句,又把陆北堂拉到一边。
“对了北堂,我最近听说咱这城里,陆陆续续回来不少知青了。”
陆北堂也听说过,他们厂子里就有谁家孩子回来了。
但是得有工作才能回来,而眼下一个工作指标,是非常珍贵的。
本身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过幸好厂子里的工作,是世袭制。
有些家长到了退休的年纪,便能把指标让出来,这样孩子也能有机会回城。
陆北堂还听说过,谁家的两个孩子因为一个工作指标的事,都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