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
“以我覃耜,俶载南亩。”
“”
时间如白驹过隙。
冬去春来。
公孙劫立于田埂。
眺望阡陌纵横的农田。
感慨而念。
初春时节还是有些冷的。
远处还弥漫着晨雾。
道路两侧的野草带有露水。
农田内还有零零散散的农夫。
他们赶着黄牛,拉着耕犁。
正在翻土。
耕犁与关中常见的完全不同。
关中犁为直辕长辕,较为笨重。
犁头造型较为钝,很是费力。
现在则改为曲辕短辕。
其实就是所谓的曲辕犁。
这玩意儿也算是穿越者必备。
在七十年代都还有人用。
优点其实很多。
轻便省力,结构完备。
可自主调节犁箭,便于深耕,
对农业而言,最重要的是深耕细作。
秦国早已摒弃刀耕火种。
甚至还进化出铁器牛耕。
只是质量稍微差些。
要说缺点也是有的。
曲辕犁更适合江南水田。
设计之初就是在南方。
所以又称为江东犁。
田埂处还有很多人在围观。
章邯,张苍,扶苏等人都在。
这里面最期待的就是章邯。
曲辕犁是他一手打造的。
结构其实比较复杂。
制造不难。
就是有些繁琐。
足足有十余个部件。
好在成本其实并不够。
主要就是木质结构。
关键还是铁制犁头。
设计为v字形。
用的是熟铁打造而成。
曲辕犁的稳定性极高。
目前是分为两组使用。
左侧是以人力背犁。
前面壮汉背着耕犁艰难而行。
后面则是妇人推着。
右侧是牛耕。
只需个老农把握方向便可。
张苍则显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