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巴地寡妇清。
这类地方豪商尚有些价值。
“政哥,这些肩舆是以竹制成,成本极低,由前后两人以肩而扛。虽然速度慢些,但胜在足够稳当,也不颠簸。有些地方道路崎岖,乘肩舆就轻松些。”
“善。”
秦王政点头示意。
他已许久没来蓝田。
若走去工坊确实比较累。
“你们俩可要小心些。”
“万万不可颠簸。”
公孙劫出言提醒。
农夫则是连连点头。
连看都不敢去看秦王。
对秦人而言,这绝对是无上殊荣。
两人一前一后,将肩舆扛起。
他们的步伐稳健,也有股力气。
“府令,这是否太危险了?”
“我们要不要上前?”
几名卫士蠢蠢欲动。
生怕秦王就摔下来。
赵高则是淡然摆手,缓缓道:“既是丞相准备的,就勿要阻拦。听从王令,在后面跟着就好。”
“唯唯”
赵高遥望前方。
秦王与公孙劫坐在肩舆上,两人是并肩而行,谈笑风生。看到这幕,他是无比的羡慕。他跟随秦王多年,见过诸多得势的勋贵。再怎么宠信,终究是君臣。可从未有人能做到公孙劫这样的,连昌平君都远远不及!
“他们是蓝田人吗?”
秦王正坐于肩舆,能听到嘎吱嘎吱声。竹辇做的很牢固,摇摇晃晃的甚至让他都有了些睡意,确实比坐在马车上要舒坦。
“都是蓝田士伍。正值寒冬,又不擅匠活,好在有身力气。”公孙劫微笑解释,“蓝田县吏有时要奔走各地,光靠牛车或马车也不够。我就让他们挑肩舆,赚点闲钱。”
“汝一日能挣多少?”
士伍顿了顿。
公孙劫是连忙咳嗽提醒。
“大王问你话呢。”
“禀禀上好点时有三十钱,差的时候也有七八钱。”
“倒也还行。”
秦王政轻轻点头。
寒冬正是农闲的时候,做些力气活挣闲点钱也是好事。哪怕再少,都能买三斗粝米。
“大王,前面就是工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