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点醒杨涟(5)

说到这里、朱由检松了一口气道:“好在我命人加制了五十位佛朗机炮,还有不少大将军炮。”

“这些火炮调往沉阳,加上贺世贤、尤世功手中的数千家丁,应该能守住沉阳城。”

“只要守住沉阳,老奴就不敢直接进犯辽阳。”

“届时明岁六月戚元辅带兵北上,至多九月抵达辽东,辽东的危险就迎刃而解了。”

“那照殿下这么说,只能守?”杨涟紧皱眉头,作为东林党的成员,他也患上了东林党的一种特制,那就是动辄扬言进攻。

因此、朱由检的话说出来后,他当即道:

“朝廷花数百万辽响,就是为了守住辽东?”

“眼下还不是进军的时候!”朱由检提高了自己的声音,见杨涟不说话,这才解释道:

“努尔哈赤手中的七八万,乃至十万的兵马是实打实的,而我朝在辽东又有多少呢?”

“说句不好听的话,杨给事中。我朝虽然号称雄兵两百余万,但能拉出去与努尔哈赤野战的不过二十万人。”

“这二十万人中,还包括我手中的七卫一营。”

“这不是夸奖,您应该知道”

朱由检把七卫一营算上,变相在说、其他十几万人马,实际上还不如训练了一个多月的七卫一营。

“这”杨涟有些难受道:

“每年花上千万两银子养的九边,七十多万人马,只能拉出十几万人?”

“不然呢?”朱由检轻嗤道:“巩华城是什么样子,估计您看到了。”

“如果您还觉得不可能,那么我建议您在我前往京城的这段时间中,可以去密云卫和更远的地方看看。”

“看完之后、您就知道,孤为什么要训练兵马。”

杨涟这时只觉得备受打击,毕竟对于他这种经历了万历三大征的文臣看来,大明眼下强盛无比。

这并非是他一个人的想法,也是所有文官和百姓的想法。

随便找一个万历和泰昌、天启年间的百姓问问,告诉他们大明还有十几年就会亡国,这句话谁都不信。

哪怕是淮北饥民,也只是觉得贪官污吏太多,而不是大明并不强盛。

这种错觉,一直到崇祯二年的己己之变,才揭开了明朝外强中干的真实家底。

眼下天下有四害,藩王、士绅、军官、天灾

藩王不纳赋税、盘剥百姓,兼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