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党争再起(6)

仇敌忾,必不会让东林佞臣得逞!”

“说得容易、可真的如此吗?”忽的、昆党的顾天峻开口,表情平澹道:

“万岁要提前京察,并且着重对南直隶出手,原因是什么?”

顾天峻问出了关键的问题,这个时候宣党的官员和浙党、齐党的官员有些露怯了。

事不关己的楚党魁首官应震也冷哼道:

“虽为同盟,但是有些事情,有些人做的并不地道。”

官应震和顾天峻连人的话,冒头直指浙党,而原因更是简单。

大明赋税、主要是征收田赋,其次是杂项。

楚党的官应震,身边依附着川党,而川党和楚党、以及河南的乡党都是主要耕种粮食的地方。

四川和湖广两地的赋税,每年是交足的运往江南,再走运河北上京城。

但是浙党官员总是扣下两省的赋税,牟利之后再运往北方。

两省田赋、每年上缴三百万石,杂项十几万两,结果运抵南京之后,直接被浙党扣下,再上缴时只有只有九成了。

等于说、浙党官员吃了楚党本该交赋税的一成,最后赋税不足,楚党就被迫拖欠赋税了。

这种长年积攒下来,就成了一笔不小的数目,楚党心里更是气的冒火。

如果不是东林党,楚党最应该掐死的就是浙党,因此楚党和浙党在小事情上经常相互弹劾,只有面对东林才会一致对外。

相较于楚党,昆党更惨。

南直隶作为赋税大省,常年占据大明四分之一的赋税,每年交粮六百万石,其中仅仅苏州一地便上交近两百万石,几乎占据大明十一之一的田赋。

昆党的成立、说白了也是要减轻苏州大小地主的负担,而浙党一直抗税,这基本就是和昆党对着干了。

税赋是定额的,既然苏州要少交税赋,那么别的地方就需要多交。

但浙党不仅不交,还庇护下面的小乡党,这么一来昆党就成了唱戏小丑。

因此、官应震和顾天峻两人有怨气才是对的,这都没怨气,岂不是成了死人了?

所以,孙如游对于两人的怨气也理解,但他作为浙党士绅和乡绅、官吏、商贾推举上来的魁首,不可能会损害浙人的利益。

因此他只能道:“扣押一事,可以商量,眼下耽误之急还是先讨论如何驳回万岁圣旨。”

“驳回?商量?”顾天峻冷笑道: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