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有人聚众饮酒,就格杀勿论。
周朝的禁酒政策,将酒文化引向了正确的轨道,为后代禁酒提供了事实依据。
哪怕到了气候温暖的春秋时期,也只有宫廷宴会、祭祀天地、赏赐大臣等时候可以饮酒,民间如果私自饮酒,动不动就杀头。
直到汉朝,长期的战争使得民生凋敝,为了节省粮食,萧何制定了严禁聚众饮酒的政策,但已经从杀头转变为了罚金。
真正第一个尝到酒税好处的皇帝是汉武帝,因为是他开创了榷酒(专卖)的先河。
在国家财政压力变大的时候,桑弘羊建议国家实行盐、铁、酒的专卖制度。
不过桑弘羊开创的榷酒的政策,会带来机构臃肿的弊端。
到了汉昭帝时期,西汉的酒政由专卖改为课税。
民间可以造酒买卖,按照规定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税钱,即每升课税4钱。
到了后来,西汉甚至出现了今有醇酒一斗,直钱五十的现象,酒税的税率达到了44%。
成为了汉朝乃至历朝历代的一个重要税收,哪怕唐代初期没有开酒税,但安史之乱后的中后期也忍不住开征了酒税。
唐代宗广德二年,官府登记全国的酒户,每个月必须缴完酒税,才可以卖酒,标准是长安附近的酒户交十五文升,酒税约50%。
每年征到酒税一百五十六万贯,占全年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
有着唐朝的例子在前,宋朝自然对酿酒业的控制非常强,其中就包括两方面:
第一、开办大量的官营酿酒坊,从生产到销售,把持酒的专卖。
第二、继承五代以来的“酒曲专卖”的制度,允许民间酒户酿酒,但必须从官方购买酒曲,同时课以重税。反正酒户想酿酒,必须用到酒曲,而且根据购买酒曲的数量,可以推断出酒的产量,征税也“有的放失”,酒户基本不可能逃税、漏税。
为了从源头上控制酿酒业,宋初便制定了严厉的“禁曲令”,规定:“私造曲15斤、私运酒入城达3斗者,处死。卖私曲者,按私造曲之罪减半处罚。”
宋朝的酒税达到古代巅峰,宋代的榷酒收入直接拔充军费,因此是支撑边境军费的重要来源。
宋代的酒税从立国以来,在财政收入中一直占据较高的比例,天禧末年超过了1000万贯,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达16%。
既使南宋丢掉了北方的大部分领土,宋高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