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二章 孤不信命(6)

余三府近一百九十三万余人可以说人尽灾民。”

孙传庭的话,让朱由检松了一口气。

延安三府两百万不到的灾民,大明朝还是可以应对的,不说别的,就这次抄家所得的近八百万石米麦,就足够让这二百万人吃一年饱饭。

如果不是朱由检在天启五年开始迁移百姓前往朔方、河套等地,恐怕灾民的数量会翻上一倍。

“庆阳、平凉、延安三府的灾民,组织向河西迁移,迁移者发粮票十二石,农具衣物。”

“不愿意迁移的人,先发粮票六石,黄河雇工的差事也可以先干着。”

“另外陕南百姓可以组织迁往川东的潼川、保宁、顺宁、重庆四府。”

“至于山西和河南的灾民,能迁移辽东则辽东,不能则河西。”

朱由检交代了一下孙传庭,便对毕自严道:

“查抄的黄金送入京城暂存,白银调给皇店,由皇店从四川、湖广、江西、南直隶等地筹买粮食。”

“三省的官仓还有多少粮食?”

“约一千余万石,各级贪官污吏变卖大半,另外五省的官仓经过调查尚有一千余万石,估计是没来得及贪墨太多”毕自严作揖回应,让朱由检皱眉不已。

朝廷发了四千多万石来赈灾,结果灾民一粒米没吃到,粮食就被变卖了大半,还有七百多万被他们存了起来。

要是没有刘四等人起义,杀死贪官韩潮,这四千多万石粮食恐怕只有不到一成能送到百姓面前。

“算上抄家所获,八省粮食一共多少,够灾民吃多久?”

朱由检继续询问,而毕自严胸中早有腹稿,条理的回答道:

“八省发下来的赈灾粮,一共还有二千九百三十万余石,除去渭北的灾民需要直接发粮以外,其他地方的赈灾粮,依旧能以常平仓来平抑当地粮价。”

“传令,各地粮价不得高于五百文。”朱由检皱眉下令,也不顾当初七百文的话了。

或许是他看出来了,他敢定七百文,官吏就敢和粮食一起把粮食抬到六百九十九文,他定五百文,官商勾结之下就敢把粮价抬到四百九十九文。

这群人的底线,比他和毕自严想的还要低。

指望他们良心发现,倒不如指望大旱消失。

想到这里、朱由检也对毕自严问道:“眼下已经是六月,以户部估计,今岁的田赋有多少”

“大概不足两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