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徭役的几率。
因此、即便是内城,但实际上还是可以看到许多来内城闲逛的百姓。
更有许多百姓,虽然穿着不行,但依旧在内城购置了房屋。
过往来人中,许多人都好奇的看向朱慈燃的车队,金铉等人也并没有呵斥。
晚明的社会风气逐渐开放,没有了明初那么多规矩,私下偷偷穿官服,赐服,以及买头盔的人络绎不绝。
北京的商业交易在万历时期称不上大明前五,但随着御马监皇店、以及天津船厂的各种机构崛起,新增的就业岗位让京城增加了大量的人口。
“殿下、您知道京城有多少百姓吗?”
金铉在行走间,对马车上的朱慈燃询问,而朱慈燃闻言愣了愣,挠了挠头苦恼道:“娘亲说过,但我忘了。”
“至今岁,一共有一百二十七万余人”金铉教导着,并提醒道:
“这一百余万人中,有八十余万住在京城四城之外,而能住在京城内的,只有不到五十万人。”
“五十万人中,南城有近二十万百姓,东西各十万,而内城十万有余。”
“内城的这十万人,实际上已经是大明最富硕的百姓了”
金铉说着,而朱慈燃也看了看街道四周。
有余京城周边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因此京城的商业也发达了起来,甚至有超过南京城的迹象。
在内城街道两侧,许多人推着挑货的商贩行走于街头巷尾,朱慈燃看着一名卖油郎,指着他说道:“先生、这人挑的是什么?”
“传他过来”金铉看向旁边的锦衣卫,而这锦衣卫闻言也叫住了卖油郎。
那卖油郎被吓得呆愣在原地,随后在锦衣卫的叫喊声中,挑着沉重的油壶走了过来。
他将扁担上的油壶轻轻放下,随后就准备跪在地上,不过金铉却道:
“站着回话就行”
“是是是”卖油郎被吓傻了,而四周百姓也看向了这边,想知道能有上百士卒拱卫的显贵之人,怎么会叫一个卖油郎上前。
“你挑的是什么?”金铉自然知道对方挑着的是什么,但他是在给朱慈燃上课。
卖油郎年纪五十上下,身上穿的普通粗衣,腰间围着一块粗布,用来擦自己的汗水。
面对金铉的询问,卖油郎愣了愣,只能小声回答道:“回大人,草民挑的是油”
“这些东西重吗?”朱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