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五章 晚明科学家王徽(7)

会这么坑。

“蒸汽机船呢?”朱由检对蒸汽机船短期不抱希望,所以将希望放到了蒸汽机船上。

“是这样的殿下”王徵回应道:“下官将车船的力能用殿下所说的“马”来表示。”

“在推演中,蒸汽机车的马力是一百,每个时辰时速二十里,并且十里消耗一千斤煤和三千斤水”

“一千料蒸汽机船一百马,开启风帆下,每个时辰时速三十里,每十里消耗七百斤煤和两千斤水”

王徵不愧是引进西方科学的人,比较其他人的汇报,他的汇报让朱由检听得更加清晰和清楚。

一千料的船可以载重十五万斤,每十里消耗两千七百斤煤炭和水,对于蒸汽机船来说并不算什么。

哪怕留下三分之一的载重给煤炭和水,然后只能跑二百里路,那对海上运输也是一个不错的动力。

不过如果能提升一点,那自然是最好的,因此朱由检特意询问道:

“依你之见,这第四版蒸汽机,大概什么时候可以研究出来。”

“回殿下,第四版蒸汽机的难题,下官以为是蒸汽机的力能和热效率,以及高压问题。”

“如果能将眼下蒸汽机的力能提升到一百到两百的力能,那蒸汽机车完全就可以拉动上百万斤的货物,只需要用三分之一的载重来供给锅炉,就可以实现数百里的跨越。”

王徵所说的许多词汇,都是朱由检留在课题上的词汇,对这些词汇他还特意做出了注解。

他虽然不知道怎么研究,但架不住他“知识丰富”,在他看来汽车上内燃机的马力,应该和蒸汽机也可以通用才对。

因此在他留下的许许多多奇怪课题中,研究的博士们总是能学会不少新词。

王徽说着高压,力能、热效率什么的,朱由检解决不了,但他相信工业科这么多人,总有人能想出能解决的手段。

如果真的没有人能解决,那即便凭借眼下的蒸汽机,大明也能用于远洋贸易和火车军用。

大不了他就十里布置一个驿站,每个驿站准备一节足够跑十里的煤水车厢。

哪怕运三千斤粮前往三千里外需要三十万斤煤,他个人也认了。

三十万斤煤虽然多,但为了彻底掌控西域,这笔银子他还是能出。

这么想着,朱由检有些后悔,早知道他当初就做一个理科生了

“殿下”

在朱由检后悔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