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是前往地方任职,返回京城述职的话,依旧可以来官吏坊,有空房或者空院,官吏坊依旧为二位安排入住。”
书吏的话让两位还没有任职的儒生点了点头,那阎姓儒生更是说道:
“这样的规矩不错,倒不至于让整个官吏坊闲置。”
“就是京中这么多官吏,仅官吏坊一处能满足在京官吏吗?”
阎姓儒生的话让刘姓儒生也好奇望向书吏,而书吏则是笑道:
“这官吏坊中住着的都是官吏,哪怕是书吏,一年也有十二两银子的俸银,而东西南三城同等的二分小院,也不过二十两银子的价格。”
“即便家境贫寒之人为官二载,也能在三座外城购置宅院,因此官吏坊建成以来,每年都有官吏入驻,也每年都有官吏走出,除了每岁恩科后的几天,还从未有一直住满的情况。”
书吏的话让刘姓儒生好奇道:“一年十二两的俸银虽然不少,但购置宅院要花二十两银子,即便不吃不喝也需要二十个月,官吏们的吃喝问题呢?”
“这自然有解决的办法”书吏面对疑问十分稳重的回答道:
“官吏坊内有官吏的免费膳食,具体的是通过饭票去坊内东西南北的四处大庖厨吃。”
说着、这书吏从怀里拿出了一小叠两指长粗的油纸票,分了分后递给二人道:
“这便是饭票,一票一顿饭,吃多吃少随人,但不能浪费,浪费者罚钱五十文。”
“除了饭票,这其中还有三两的茶票,以及数量不少的油票和煤票等兑票。”
“若是二位不想在大庖厨吃,也能在大庖厨旁边的皇店兑换为米麦,自己带着米麦回家下厨。”
“一张饭票可换一斤米麦,一斤鲜菜,半斤肉。”
“这么好”接过饭票,刘姓儒生有些不敢置信,而书吏则是笑着继续解释道:
“官吏坊往往服务于刚刚踏入仕途的官吏们,万岁与齐王曾说官吏起步最为艰难,大部分官吏都是因为生活所迫才不得不接受贿赂,因此解决了吃住问题,便能减少一些官吏误入歧途。”
“倒也是”听到书吏的话,阎姓儒生微微颌首,而书吏见状也说道:
“二位的也不用买被褥了,院中四间屋子中,左右耳房是书房,正屋左右是卧房,卧房内都有家具,柜中也放有洗干净的被褥。”
“另外二位或许不知道官吏坊内屋子的结构,因此需要和二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