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九章 天启九年(6)

会上,敢于放出这种狠话的,也就只有朱由检了。

这样的狠话,基本上算是定下了未来一年的论调,谁敢唱反调,就得想想怎么和朱由检过招。

然而在明末这一群臭鱼烂虾中,能和一步步磨砺起来的朱由检过招的人,除了关外黄台吉和努尔哈赤这个组合,倒还真的找不出第二人。

哪怕是这个组合,但凡把他们拆分开来,依旧不是朱由检的对手。

因此在朱由检说完后,许多人都默默记下了这个论调。

这倒不是说他们不贪了,而是他们会更小心,更隐晦的贪污。

“从今天开始官吏定禄彻底执行,首先满足的是一品到九品的官员俸禄,而次九品里的一百余万胥吏,必须通过今年十月的恩科考试,才能入品。”

“大明不需要那么多官员,这一百多万胥吏里,朝廷只录用五十万人!”

“此后每年,各府官员的新增名额都由内阁、六部、齐王府裁定。”

朱由检一开口,就要瓦解一百三十万人的胥吏集团,这种话没有人敢说出口,除了他。

谁都知道,今年燕山学府会毕业十五万人,这十五万人加上地方上已经投入的近三十万书吏,完全可以满足大明基本的运转。

不仅如此,各地的拱卫营都在戒严,为什么戒严,殿上所有人也心知肚明。

朱由检就是翻版的朱元章,甚至可以说,在培养人的这方面,他是加强版的朱元章。

哪怕是朱元章,他所培养的国子监也不过十万学子,而朱由检的燕山学府,每年毕业的都是十几万人。

这群人不一定都能做官,但用来做书吏是完全足够。

谁敢闹事,朱由检就敢杀谁,他和朱元章一样,都是不在意后世人怎么评价的人。

评价他暴君?不好意思,他是亲王。

评价他权臣?这倒是可以,但朱由检和朱由校会在乎?

一百三十万胥吏的集团虽然庞大,但如何比得过刀枪?

君不见地主集团也十分庞大,最后还不是被均贫富了。

玩笔杆子的人,是永远斗不过玩枪杆子的人,更别提这玩枪杆子的人还在玩笔杆子,同时嘴皮子贼熘了。

先不提这一百三十万胥吏集团的人敢不敢搞事,单单说他们有没有这么多人还是一个问题。

官吏定禄,表面上是为了废除官吏的陋规收入,制定统一的俸禄发放。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