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章 废除徭役(5)

源地,从缅甸沿海修建铁路,一边运物资,一边修,那水泥、钢铁都会源源不断运到国内。

最后,蒸汽机已经是第三版了,这个版本的蒸汽机已经足够支持大明在各种民生和资源开采上展开手脚。

第四版虽然难,但有了王徵的加入,朱由检相信宋应星他们可以在几年内攻破。

第四版的蒸汽机将解放大量劳动力,这种时候再去搞徭役,那不是为了朝廷,而是当权者的自私,为了愚民、疲民、弱民。

“可”

“陛下不可啊!”

“徭役是国本!若是废除徭役,日后朝廷钱粮紧张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啊?”

“陛下三思”

“陛下”

“陛下”

当废除徭役的话一开口,庙堂之上近九成大臣纷纷跪下稽首,反观皇极殿广场上,震耳欲聋的唱礼声却响了起来;

“陛下圣明!”

“百姓若知,当感恩陛下隆恩!”

“此乃千万古唯一善政!”

“万岁!万岁!万万岁”

比较殿内这数百人的声音,皇极殿广场上三千多京官的声音更为隆重,这让朱由校也十分受用。

前往天津的时候,朱由校已经感受到了徭役已经不再适用。

所有的政策都会过时,几年前还反对废除徭役的朱由校,眼下却同意了这个政策。

当然、他虽然知道,但这并不表明他支持这个政策。

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他首先要考虑的是王朝的稳定,因此从这点来看,废除徭役显然不符合“疲民、弱民”的政策。

但同样的,他也记得朱由检说过,如果百姓人人都有事情做,都有饭吃,那就不会造反。

只要第四版蒸汽机出来,加上大明横跨南北多个气候区的疆域,这些种种决定了,哪怕大明遭受到大规模的大旱,也能调粮平抑粮价。

陕西的事情最为明显,朝廷给了一口饱饭,便再也没有人造反,而朝廷一旦施以仁政,百姓也会投桃报李。

朝廷在做什么,百姓看得一清二楚,能受到怂恿的人始终是小部分。

废除徭役,朱由校不愿意,但朱由检的建议他却不得不听。

日后的格局和眼下不一样,只要有诸藩的存在,大明的皇室就不可能遭受到杀戮,如春秋战国的周天子一般,最差也可以得到一个二王三恪的待遇。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