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下共主。
也只有大明才有着这样雄厚的国力来制造出如此精巧绝伦的花灯,只为庆祝上元佳节。
在如此璀璨的花灯面前,漫天星辰都要黯然失色,仿佛正如同大明朝的辉煌盛世般。
百姓唱声喝彩,朱慈燃等人也高兴的蹦蹦跳跳,拍手叫好。
朱由检放下弓箭,大兴营参将双手接过。
行了,继续游玩吧。
朱由校背负双手,脸上笑脸盈盈,也不担心百姓们认出他们,因为往年射箭的都是一些勋戚子弟或者边军将领。
好!朱由检闻声一笑,跟着朱由校,带着身边人继续向着东市闲逛而去。
相比较西市,东市要更热闹一些,路口可以看到一些租借马匹、骡子和驴,或者轿子马车的牙行,宽阔的街道上则是充满了嬉戏玩闹的百姓。
走着走着,前方出现了一个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的鳌山灯。
这鳌山灯高六丈,虽然不如朱由校的花灯轮精美气派,但却别有一番风景。
这人手艺不错,问问愿不愿意去工部做花灯师傅。
朱由校忍不住开口赞美,并对旁边穿着便服的魏忠贤交代。
魏忠贤作揖回礼,随后便安排人去寻这个人了。
之后遇到杂戏班子卖力地表演着时,朱由校又让魏忠贤询问,而朱慈燃等人则是在见到挂着各色灯彩的卖货郎时,便一股脑的围了上去。
种类异常丰富的各类造型的花灯点缀其间,诸如西瓜炮、彩莲舫、紫葡萄、霸玉鞭、琼盏玉台、银蛾金弹、八仙捧寿、七圣降妖、黄烟儿、货郎担儿、鲍老车儿、五鬼闹判、十面埋伏等等如物、如人、如山景的花灯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名目繁杂,让人应不暇接。
我要这个!
我也要!
我要那个老虎灯!
我要两头乌的狗灯!
我要
一群娃娃,七嘴八舌,吵闹不已,让看管他们的锦衣卫十分头疼。
好了,都别吵了。杨如是一开口,六小只立马闭上了嘴。
杨如是按照他们的喜欢,一个个的挑选出来给他们,最后拿出荷包的银子,让商贩称了称后,用剪子剪下了足够支付的银子。
货郎拿了银子,喜滋滋的推着花灯车离去,等朱由检回头,却看到张嫣站在一个小摊前埋怨朱由校道:
相公这次又雇了这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