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四章 南洋风起(4)

下天启九年正月,四年三个月的时间,大明迁移了三百七十万人南下旧港。

这自然还不包括小西洋监察使司和南州的移民,如果加上这些地方,大概是迁移了三百九十万的程度。

能迁移这么多人,虽说有朝廷出力的原因,但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福建、广东两省许多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

正是因为朝廷出力,皇店船只足够,福建、广东百姓苦不堪言,因此大明才能保持每年近百万移民南下的频率。

只要皇帝不怕背负骂名,只要百姓愿意迁移,朝廷有钱粮,实际上移民实边也并不难。

比如洪武年间就一口气迁移百万百姓入云南,而且走的还是陆路,前后花费的时间也不过八年。

眼下旧港的移民,基本都是从福建,广东迁移而来,仅仅福建一省,便迁移二百余万人,广东百余万人,其余各省不到百万人。

可即便如此,福建、广东两地在天启七年以来遭遇大旱后,还是有人不断逃荒。

不难想象,当地的土地兼并和环境恶劣已经到达了何种恐怖的程度。

哪怕几经迁移,但眼下的福建,广东两省,依旧没有办法施展一人三亩地的政策,甚至连一人一亩地都很是艰难。

这不是说福建和广东有多少士绅豪强,而是当地的人口着实太多。

天启九年,两省总在册分别是福建六百九十余万口人,广东四百二十七万口人,而田地分别是一千五百五十九万余亩,和九百二十四万亩。

看上去似乎可以做到一人两亩,但实际上即便朱由检剪除了卫所豪强,当地只有人口百分之五的士绅依旧占据近四成的耕地。

若是没有迁移政策,眼下的福建最少纸面近千万人,广东也最少六百万人。

这仅仅是纸面,真正还有多少隐户,这让人不得而知。

不出意外,未来十年时间里,他们依旧还是移民的主力。

如果能将它们各自再迁移三分之一的人口出来,那当地的百姓就可以过上很不错的日子了。

“对了,在下虽然听闻南州广袤,但不知道眼下南州具体是什么情况,周知县可以说说吗?”

徐霞客对于南州十分感兴趣,而见其好奇的周奇也乐于解释道:

“南州确实广袤,要前往此地,必须先前往东山府,然后从东山府南部的扶南县乘船渡海五日,才能抵达南州北部的北海县。”

“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