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二章 总归得杀人(2)

了。

所以单独指望工业革命来缓解土地兼并是不可能的,工业革命只能是增加就业岗位,让流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流民有了机会就不会爆发动乱,朝廷就能得到喘息的机会,继而慢慢对士绅豪强下手。

只是大明现在的局面很尴尬,首先英国土地私有制,所有可以收取遗产税。

大明虽然也是私有制,但目前八亿多亩土地里,有近两亿亩是公有制。

在这种局面下,大明单独的效仿后世,或者单独的效仿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都是不可取的。

朱由检可以效仿英国,承认土地私有制,但他本质上还是想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禁止土地在市场流通。

土地禁止流通,必然会让一些农民无法通过卖地来前往城镇从商,开辟致富的新道路。

但土地禁止流通,变相也是在保护农民,哪怕对方进城失败,村里还有土地供对方养家糊口。

只是

写到这里,朱由检的笔顿了顿。

他很清楚,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工业革命会刺激资本市场,最后把资本这头野兽释放出来。

左边是士绅豪强,右边是资本家,朱由检站在中间,左右为难。

他很清楚,眼下的大明,实际上正在努力踏进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舞台,并且由于之前的积攒,大明一旦踏入这个舞台,就会直接达到巅峰。

当然,大明太大,人口也太多,因此大明一个朝廷的工业革命,实际上就堪比一个大洲的工业革命。

这样大的体量,注定了自耕农是无法一次性消失太多的,所以朱由检需要两样东西。

稳定、需求

稳定的国内政治局面,国内外市场的商品需求,人工需求。

只走内需,在天灾环境下拉动大基建是可以缓解土地兼并,养活饥民的,这点从贪官污吏都要对“以工代赈”的银子下手就能看出。

“以工代赈”是饥民们最后的一条活路,这条路被堵死了,那就只有卖地求生了。

只可惜“以工代赈”需要海量的钱粮,而这笔钱粮,朱由检累死累活的从国内和海外收集,结果投入下去后还要被一群吸血虫吃掉大半。

这群人吃了大半钱粮还不满足,还要和地方士绅联合来吃掉百姓的田地。

就这点就决定了,不管朱由检怎么做,反腐都要继续,而孙传庭的巡抚之路也要继续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