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五年后产出茶叶要翻倍。”
“江南的蚕丝收购价格暂时不变,但桑田的田赋降低到五十赋一。”
“另外,收购国朝各地矿山的速度需要加快,今年的皇店也要筛选一批人出来,让燕山毕业的学子进去,提高提高效率。”
朱由检制定的三个政策,直接惠农的有两个,一个是甘蔗收购价格上涨,一个是桑田田赋降低。
之所以没有提高蚕丝收购价,是为了民间的小作坊考虑。
以南场的规模和渠道,自然可以提高蚕丝的收购价格,但那样的话,民间的小作坊和家庭作坊就活不下去了。
他们没有远洋贸易的渠道,只能用高价买入材料,然后以大明市场的平价卖出布匹。
小作坊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但不是现在。
朱由检需要给百姓一条活路,不管是流民还是自耕农,或者是城镇百姓。
“朝廷的灾民雇工,眼下有多少人了?”
朱由检询问陆文昭,而陆文昭对此心知肚明:“大概一百二十余万人。”
灾民的雇工数量变少了,这是朱由检的第一反应,但他没有询问为什么变少,而是问道:
“国帑积攒的钱粮还有多少?今岁能收上来多少?”
“刨除准备用于币制的金银,国帑还有银三百七十六万余两,一千零七十二万石。”陆文昭老实回应道:
“今岁四月以来多地下雨,户部对田赋的预判上升到了五千八百万石左右,税银应该在二千七百万两左右。”
赋税收取总额恢复了一些,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朱由检知道,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变多了。
大旱会持续,但会迎来三四年左右的低谷期。
这个低谷期不是代表大旱会消退,而是大旱的规模不会比前面这三年大了。
第一波大旱的巅峰在去年,并且在缓缓褪去,直到三四年后会迎来第二波大旱。
大明需要在地方抗旱的情况下,增强百姓的抗旱能力,总结第一次抗旱中对抗天灾人祸的经验来准备抵抗第二波大旱。
这次的三年大旱导致多少土地被兼并,多少贪官污吏贪墨赈灾款项,帮助士绅豪强压榨百姓,这些都得总结,并在下一场大旱中预防。
这一场大旱里,地方官府靠不住的秉性彻底暴露出来。
官员说到底也是士绅的一份子,指望他们所有人有良心的赈济灾民,不如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