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七章 筹谋基础教育(4)

这种事情和手段,士绅豪强在洪武、永乐年间经常使用,而这两个皇帝的手段也告诉了朱由检怎么对付这种局面。

“恩科还有五天就结束了,除开胥吏,这次京城聚集了近二十万从各地赶来的士子。”

朱由检没有直接回应顾秉谦,而是提醒起了对方,朝廷每年还有二十几万的恩科士子,而这群士子里还有十几万是燕山学子。

已经毕业为官的燕山学子已经和士绅同流合污这没错,但这群准备毕业的燕山学子可没有人拉拢。

他们也要为自己考虑,不管是下放到地方后,为了巩固自己的职权而上任的“三把火”,还是想威压士绅,再捞好处,总之他们都需要给士绅豪强一个下马威,给朱由检一个满意的答卷。

二十几万人下放,能挤走多少老人?这点不用朱由检多说。

“能干干,不能干就滚蛋”这就是朱由检对顾秉谦的回复。

每年二十几万人等着上位,今年朱由检更是提高了恩科的难度和分数线,这么一来、这二十几万人中有多少人能通过选拔?

这些通过选拔的人想要位置,就得拿出干实事的态度出来。

说白了,朱由检就是要让大明的官场卷起来,让下面的人放弃当官就是铁饭碗的概念。

哪怕士绅豪强怂恿那上百万胥吏,一个不考,但朱由检还有这二十几万人。

他随便放松一下分数线,立马就能多出十几万人帮他干活。

“今年参与恩科的人确实多,但其中良莠不齐,若是降低标准,恐怕会让地方混乱”

顾秉谦把话说的很开,但朱由检却不在意:

“良莠不齐也要看下放之后的结果才能下定论。”

朱由检不会在意对方是不是良莠不齐,他在意的是先把士绅豪强的气焰打下去,别以为他们掌握了地方就了不起,朝廷就得怕他们。

下面的官员良莠不齐,那就用数量和频率来弥补。

人不行就换,反正有的是想挤破头当官的人。

他的话不难理解,一时间顾秉谦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而毕自严眼看局势冷场,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

“恩科虽然人数庞大,但选拔需要时间。”

“朝廷的钱粮已经有些不足,如果等待恩科官员下放,那百官的俸禄和军队的军饷发放恐怕”

毕自严没把话说的太明,但在座的也不是蠢人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