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七章 筹谋基础教育(7)

些文册放在了会厅桌上,将数十本文册汇总后的八本文册交给朱由检。

朱由检简单的翻阅,大概半个时辰后将八本文册放在了桌上。

他虽然达不到过目不忘,但记忆力还是远超常人的,看书速度自然也快。

看完过后,诸省的情况就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首先海外三省分别是交趾、瀛洲、旧港,而南部三州便是南州和东洲几个地方了,一司是小西洋监察使司。

三省三州一司里,交趾已经迁移百姓一百五十六万,大部分都是迁移的云贵,广西、广东百姓,以及少量西北百姓。

交趾本土还有三百七十万无罪的本土百姓,总的来说汉人占据了当地三分之一不到的人口比例。

旧港的话稍微好一点,前前后后五年时间,当地汉人数量已经达到了三百一十六万,而土人不过五百万人不到,接近五分之二的比例。

南州等地也不错,不过百万的土人,汉人数量已经达到了二十九万。

唯一让朱由检有些顾虑的是瀛洲和小西洋监察使司。

瀛洲的局势已经豁然开朗,杨文岳很快就能收拾掉德川秀忠,消灭德川幕府,届时全岛近一千五百多万人都能得到解放。

这么多年的战事,按照朱由检的估计,最少有三百万幕府百姓死于战乱。

不过即便如此,汉人的活动踪迹依旧限制在九州、四国和本岛的岛根、大坂等地,数量不过六十余万人。

小西洋监察使司就更别提了,与岛上数百万土人相比,不过二十余万的汉人规模显得十分稀少。

这次黄龙出征,岛上不少土人发动暴乱,还好被卢象升一一平定,不过一些工场的损失却是实打实的。

关外的泰宁、朵颜、大宁三府一共不过七十多万人,琉球府则是接收了近三百万人。

算起来,如果加上泰宁三府和琉球府,那九年的时间里,大明一共向海外,关外迁移了九百多万人。

十年时间迁移这么多人,放在迁移历史上,已经是了不得的数据了,尽管其中许多地方都是临近大明近海的迁移行为,但大明确实扩大了汉人基本盘。

不过,眼下琉球府已经饱和,交趾和瀛洲的迁移也只能慢慢增加,唯一能大规模容纳汉人迁移的,恐怕只有缅甸、旧港、南州和东北地区了。

时代限制了大明,即便大明的六大船厂每年都在下水数百艘货船,但官方海外迁移的规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