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章 谋国先谋身(5)

来,而这也是清朝为什么杀死那么多士绅都没有遭到反抗的原因。

先讨好一大部分人,再打压一小部分人,把税收上来,然后等大士绅、大地主、大豪强都被解决,到时候朱由检就要进而对付中小士绅地主了。

怎么对付,孙传庭很清楚,因为朱由检和他说过。

“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

孙传庭心里出现了朱由检在西北说这句话的场景,而这段记忆闪过之后,他也放下了令旨。

“这几条治理国策,得看孟暗兄你了”

孙传庭话里有话,因为他相信李邦华看到了其中针对大士绅的陷阱。

四川眼下已经没有大士绅了,甚至连中等士绅都没有,因此推行这几条治理政策并不难。

可问题在于,四川的事情是做给天下人看,李邦华如果做了这件事,那他

“伯雅别忘了,老夫也是贫寒出身!”

李邦华说起了自己的出身,而孙传庭也想起了对方的出身。

说到出身,李邦华的出身可比孙传庭还差。

孙传庭家里最少是世袭军户,代王府的王府护卫,但李邦华家里属于纯纯的富农。

当年李邦华上京赶考都是身着布衣,徒步上京,连驴车都坐不起,尽管为官十余年,但他并没有敛到多少钱财,家中虽然有数百亩地,但如果真的要划分,他顶多也就是中小地主。

因此朱由检定下的这条政策,暂时和李邦华没有阶级矛盾,甚至他还能因此而免除几十两银子的杂项银。

不过孙传庭很清楚,眼下没有矛盾,不代表以后没有。

等大士绅被收拾完,朱由检一定会颁布他说过的那些政策,到时候朝野上下的中小地主和士绅豪强也就难以幸免了。

想到这里,孙传庭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李邦华,怎么面对自己同族的孙氏子弟。

他突然觉得,自己成了压制自家族人的帮凶。

“令旨没什么问题,老夫会按照齐王吩咐的来实施,伯雅你也好好休息吧,估计下个月温体仁他们才会审判你。”

李邦华还不清楚孙传庭的纠结,他很坦然的拿起了令旨,显然准备实施朱由检定下的治理政策。

即便他知道这些政策会导致他被群起而攻,不过在看了孙传庭的待遇后,他认为如果自己按照朱由检的话做,那大概率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反而如果他不做,可能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